《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三 皇夏》

时间: 2025-02-04 15:37:33

年祥辨日,上协龟言。

奉酎承列,来庭骏奔。

雕禾饰斝,翠羽承樽。

敬殚如此,恭惟执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祥辨日,上协龟言。
奉酎承列,来庭骏奔。
雕禾饰斝,翠羽承樽。
敬殚如此,恭惟执燔。

白话文翻译:

在祥和的年日中,我们识别着日子的变化,言辞与天意相合。
我们恭敬地奉上酒水,排列在祭坛上,骏马飞奔而来。
用雕刻的禾草装饰酒器,青翠的羽毛承载着酒樽。
如此恭敬而虔诚,恭敬地燃起祭火。

注释:

  • 年祥:指吉祥的年份。
  • 辨日:识别日子的变化。
  • 上协龟言:上天与龟卜的言辞相合,龟壳通常用于占卜。
  • 奉酎承列:奉上酒水,排成一列,表示祭祀的仪式。
  • 来庭骏奔:骏马奔赴庭院,形象地描绘祭祀的场景。
  • 雕禾:用雕刻的禾草装饰,禾草象征丰收。
  • 翠羽承樽:用青翠的羽毛承载酒樽,象征着尊贵和美好。
  • 敬殚如此:如此敬意与虔诚。
  • 恭惟执燔:恭敬地燃起祭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字子山,号公度,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多才多艺而闻名于世,尤其擅长诗歌和骈文。庾信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抒情之作。

创作背景:

《周宗庙歌》是庾信为周朝的宗庙祭祀所作,体现了对祖先和传统的尊重与追忆。这首诗通过描绘祭祀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天命和祖宗的崇敬,反映了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诗歌鉴赏:

《周宗庙歌十二首》中的第三首《皇夏》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生动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的庄重和虔诚。诗中通过“年祥辨日”开篇,引出吉祥的氛围,紧接着“奉酎承列”描绘了祭祀的准备过程,这一系列动作展现了人们对传统的敬重。接下来的“雕禾饰斝,翠羽承樽”,则通过具体的物象和精致的装饰,传达出一种美好的仪式感。

整首诗透过祭祀活动,表现了对皇夏这一丰收季节的赞颂。诗中所体现的敬意和恭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天地神灵的崇拜和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体现了中华文化中“敬天法祖”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祥辨日:在祥和的年头中,能够辨别出日子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轮回。
  2. 上协龟言:天意与卜卦的言辞相合,强调了古代人对神秘力量的依赖与信仰。
  3. 奉酎承列:恭敬地奉上酒水,表示祭祀的隆重与庄严。
  4. 来庭骏奔:骏马奔赴,生动展现了祭祀活动的热烈场景。
  5. 雕禾饰斝:用精美的禾草装饰酒器,象征着丰收与美好。
  6. 翠羽承樽:青翠羽毛承载酒樽,展示了对祭品的尊重。
  7. 敬殚如此:如此恭敬的态度,传达出对神灵的真诚之心。
  8. 恭惟执燔:恭敬地点燃祭火,象征着对祖先的膜拜。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骏马奔”比喻祭祀的热闹场景。
  • 对仗:如“雕禾饰斝,翠羽承樽”,形成对称美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意象:运用“酒水”、“禾草”、“羽毛”等意象,塑造出丰盈的祭祀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天命、祖宗的敬仰,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与历史的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年祥:象征吉祥与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 龟言:代表天命与占卜,体现传统信仰。
  • 酎与樽:酒水象征着祭祀的庄重与神圣。
  • 雕禾与翠羽:象征着丰收与美好,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感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年祥辨日”的意思是: A. 识别吉祥的年日
    B. 辨别日月的变化
    C. 祭祀的开始

  2. “翠羽承樽”中的“翠羽”指的是: A. 青翠的植物
    B. 青翠的羽毛
    C. 酒水的颜色

  3. 整首诗的主题是: A. 自然风光
    B. 对祖宗的崇敬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礼记·祭义》:探讨祭祀的礼仪与精神。
  • 《文心雕龙》:庾信的文学成就与风格。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现出对传统的重视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但王维更多地融入了自然的意象与个人情感。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社会现状,但更注重历史与个体命运的交织。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每位诗人在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独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