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引 咏兰》

时间: 2025-01-10 23:05:09

溪店寺桥,映一带、铜峰蛾簇。

有黛叶离披,露萼烟条齐矗。

参差鹿柴,日给与、幽芬千斛。

似佳人绝代,零落今依草木。

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

笑秾李夭桃,祇解寻常妆束。

无言一笑,嫣然空谷。

想采时、无数裙腰都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店寺桥,映一带铜峰蛾簇。
有黛叶离披,露萼烟条齐矗。
参差鹿柴,日给与幽芬千斛。
似佳人绝代,零落今依草木。
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
笑秾李夭桃,祇解寻常妆束。
无言一笑,嫣然空谷。
想采时无数裙腰都绿。

白话文翻译

在溪边的小店和寺庙旁,桥影映照着一群如铜峰般的蛾子。
兰花的深绿叶子随风摇曳,露水晶莹的花萼与袅袅的烟雾齐齐矗立。
参差的鹿柴隐约可见,阳光照耀着它散发出的幽香,宛如千斛芬芳。
兰花似那绝世的佳人,虽已零落,却仍依附在草木之中。
几朵微微含苞的兰花,一枝突显,淡雅如菊。
她们笑比李花桃花更娇媚,却只懂得简单的妆束。
无言中一笑,仿佛在空谷中回响。
想当初采摘时,裙摆与绿草交织在一起。

注释

  • 曙萼:兰花的花萼,露水晶莹,清新可人。
  • 参差鹿柴:鹿柴是古代常见的小木屋,这里指代景色的整齐与错落。
  • 嫣然:形容女子笑容美丽动人。
  • 裙腰:指女裙的腰部,这里形容采兰时裙子与草木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5-1711),清代诗人,字子华,号蕙园,晚号梅溪,生于福建,后迁居扬州。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擅长咏物,尤其对花草的描写细腻生动。

创作背景

《蕙兰芳引》创作于清代,时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兰花的清幽与脱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蕙兰芳引》是一首充满清新气息的咏兰诗。陈维崧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兰花的孤傲与高洁。诗中描绘的溪边景象,桥影与蛾子交织,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带给读者一种超然的感受。兰花的深绿色叶子和清晰的花萼,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顽强。诗人以“似佳人绝代”将兰花与绝美的女子相提并论,赋予了兰花以人格化的魅力,既表现了兰花的独特性,又暗含诗人对美的追求。结尾的“想采时无数裙腰都绿”,更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店寺桥,映一带铜峰蛾簇。
    描述了溪边的景致,桥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上,仿佛是铜色的蛾子,表现出自然的生动。

  2. 有黛叶离披,露萼烟条齐矗。
    兰花的叶子如黛色般迷人,露水在花萼上晶莹剔透,诗人用“烟条”形容花萼的细长,增添了诗的韵味。

  3. 参差鹿柴,日给与幽芬千斛。
    参差的鹿柴与阳光下的兰花散发着幽香,强调了兰花的芬芳与自然的和谐。

  4. 似佳人绝代,零落今依草木。
    兰花如同绝代佳人,虽已凋零,却仍依附在草木间,表现出兰花的坚韧与独立。

  5. 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
    描绘兰花微微含苞的状态,形象地展现出其淡雅,仿佛与菊花相映成趣。

  6. 笑秾李夭桃,祇解寻常妆束。
    兰花的美丽不输李花与桃花,但更显得自然质朴,不依赖繁华的妆束。

  7. 无言一笑,嫣然空谷。
    兰花的美在于一种无言的笑容,恰似空谷中回响的笑声,传递出一种清幽的气息。

  8. 想采时无数裙腰都绿。
    诗人回忆起采兰时的情景,裙摆与绿草交织,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与情感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花比作绝世佳人,突出其独特的美。
  • 拟人:通过“无言一笑”赋予兰花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兰花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世俗的超脱。通过兰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雅、清新、孤傲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孤独的美。
  • 溪水: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源泉。
  • 鹿柴:隐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裙腰:象征女性的柔美与自然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铜峰蛾簇”指的是什么景象?
    A. 水中的桥影
    B. 蛾子飞舞
    C. 铜色的山峰

  2. “似佳人绝代”中的“佳人”象征了什么?
    A. 一位美丽的女子
    B. 兰花的独特性
    C. 自然的美

  3. 诗中提到的“裙腰都绿”暗示了什么?
    A. 诗人对兰花的怀念
    B. 自然中的生机
    C. 女子穿着绿裙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 - 王羲之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蕙兰芳引》: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但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显得清雅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