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夫约中途遣诗相送至江山无耗寄诗督之》
时间: 2025-01-26 01:43: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翥的《潜夫约中途遣诗相送至江山无耗寄诗督之》原文如下:
望诗十步九回头,目断江山望未休。所幸临行曾举似,仅能记忆可遮羞。碧云漏日村村雨,红树吟风叶叶秋。不见夜光生歇处,客身却恨欠迟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在离别的路上,诗人不断回头眺望,目光追逐着江山的景色,心中不愿离去。即使在临别时提笔写下这首诗,心中的情感依然难以平复。诗中描绘了村庄的雨和秋天的红树,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最后,诗人感叹夜晚的光亮难以找到,自己却对离开感到无比惋惜。
注释
- 望诗:指向诗歌的期望和追求。
- 十步九回头:形容离别时频频回头,舍不得离去。
- 碧云漏日:描绘了云彩间透出的阳光,意象清新。
- 村村雨:指雨水洒落在每个村庄,体现自然的细腻。
- 叶叶秋:秋天的树叶,暗示时光流逝与季节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于抒情诗和山水诗。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深受当时士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离开故乡途中写成的,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依恋。离别的情景常常激发人的情感,诗人在即将踏上旅途时,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不舍和思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用平仄相间的对仗来增强音韵美,内容上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开头“望诗十步九回头”,便呈现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基调。诗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反复回头,情不自禁地眺望故乡的江山,表明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接着,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如“碧云漏日村村雨,红树吟风叶叶秋”,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心中的柔软与忧伤。村庄的雨和秋天的叶子,交织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感,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无奈。
最后两句“不见夜光生歇处,客身却恨欠迟留”,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旅途中无法找到夜晚的光亮,象征着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执念。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诗十步九回头:诗人行走十步,却有九步在回头望,表现了对离别的不舍。
- 目断江山望未休:目光追随着江山,停不下来,显露出对故土的恋恋不舍。
- 所幸临行曾举似:庆幸在离别之前提笔作诗,表达了临别的情感。
- 仅能记忆可遮羞:只能通过记忆来掩饰离别时的羞愧与不安。
- 碧云漏日村村雨:描绘了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 红树吟风叶叶秋:秋天的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不见夜光生歇处:夜空中的光亮难以寻觅,象征着未来的不确定。
- 客身却恨欠迟留:诗人对离去感到遗憾,渴望能再多停留片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云漏日”,将云和阳光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如“红树吟风”,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与离别的惆怅,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乡”展开,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故乡和个人的根基。
- 村村雨:雨水象征着滋润和生命,但也暗示着离愁。
- 秋:季节的变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步九回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不舍
- C. 忧伤
-
诗中的“碧云漏日”意指什么?
- A. 阳光明媚
- B. 天空阴暗
- C. 自然的美好
-
诗人对离别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无所谓
- B. 依依不舍
- C. 轻松愉快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高翥的《潜夫约中途遣诗相送至江山无耗寄诗督之》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有对故乡和离别的深情表达,但高翥更注重对自然细腻的描写,而李白则倾向于历史的感慨与豪情。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赏析与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精华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