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月》

时间: 2025-02-04 15:48:58

春江一棹横飞,趁荻笋初尖,鸭波如縠。

此行真为,双峰耸翠,两湖明渌。

繁华南渡事,剩万柳、搓金梅绽玉。

却还见、处士山前,珠殿压云高矗。

当年落叶西风,记瘦杖才停,短篙争逐。

酒边楼阁,茶边亭榭,眼中犹熟。

僧廊残句在,试细拨、笼烟寻旧竹。

好追取、铁笛风流,更添新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江一棹横飞,趁荻笋初尖,鸭波如縠。此行真为,双峰耸翠,两湖明渌。繁华南渡事,剩万柳搓金梅绽玉。却还见处士山前,珠殿压云高矗。当年落叶西风,记瘦杖才停,短篙争逐。酒边楼阁,茶边亭榭,眼中犹熟。僧廊残句在,试细拨笼烟寻旧竹。好追取铁笛风流,更添新曲。

白话文翻译:

春江上划着小船,趁着荻芦和新生的竹笋,鸭子在水面上荡漾,水波如同绸缎一般。此行真是为了欣赏那双峰高耸,映照着两湖清澈的水面。繁华的南渡生活,留下的只有万柳在风中摇曳,金梅绽放出洁白的花朵。然而我依然能看到那处士山前,华丽的珠殿高耸如云。在那年秋风中落叶纷飞,我记得手中瘦弱的拐杖刚刚停下,短篙在水中争相划动。在酒楼边的阁楼,茶亭旁的凉亭,眼前的景象依然熟悉。寺庙的走廊中残留着诗句,试着拨动轻烟,寻觅那旧时的竹林。如今我更想追寻那铁笛的风流,增添新的曲调。

注释:

  • 一棹: 一只小船。
  • 荻笋: 荻草的新芽。
  • 鸭波如縠: 鸭子在水中游动,水波如同丝绸。
  • 双峰耸翠: 两座山峰高耸,绿意盎然。
  • 繁华南渡: 指南方繁华的生活。
  • 搓金梅: 描绘梅花的色彩,形容金色的梅花。
  • 处士: 指隐士或高洁的人。
  • 珠殿: 珠光宝气的建筑,形容华丽的亭阁。
  • 短篙: 船上的短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时翔,清代诗人,生于清代中期,生活在南方地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通过描绘山水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创作背景:

《西湖月》创作于王时翔游览西湖时,诗中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诗歌鉴赏:

《西湖月》是一首描绘西湖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诗。诗中开篇便以“春江一棹横飞”引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描绘了江上的小船、鸭子在水中的游动,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而富有层次的画面。双峰与两湖的映衬,展现了西湖的秀美与宁静。

在诗的中段,王时翔回忆了南渡的繁华与过往,尤其是金梅绽放的景象,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珠殿高耸的描写,暗示着人文的丰厚与历史的深邃。接着,诗人对自己曾经的游历进行了反思,提到“当年落叶西风”,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出岁月无情的感慨。

结尾部分,诗人希望追求新的风流曲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不仅在怀念过去,更在展望未来,展现出一种兼容并包的情怀。整首诗气韵生动,情感深厚,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江一棹横飞: 画面感极强,描述春江上小船划行,动感十足。
  2. 趁荻笋初尖,鸭波如縠: 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生机勃勃的春天。
  3. 此行真为,双峰耸翠,两湖明渌: 诗人抒发自己游览西湖的真实感受,双峰与湖水的对比凸显景色的美丽。
  4. 繁华南渡事,剩万柳搓金梅绽玉: 对往昔繁华的回忆,对现状的感慨。
  5. 却还见处士山前,珠殿压云高矗: 描绘了人文景观,传达出历史的厚重感。
  6. 当年落叶西风,记瘦杖才停: 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体现出岁月的流逝。
  7. 酒边楼阁,茶边亭榭,眼中犹熟: 表达对熟悉环境的眷恋。
  8. 僧廊残句在,试细拨笼烟寻旧竹: 寻找旧时记忆,流露出怀旧情绪。
  9. 好追取铁笛风流,更添新曲: 期望追求新的生活与艺术,表达对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鸭波如縠”将鸭子在水中的波纹比作丝绸,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酒边楼阁,茶边亭榭”,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 描述自然景物时,赋予其人性特征,使得画面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西湖自然风光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江: 代表生机与希望。
  2. 双峰: 象征稳重与高耸的理想。
  3. 万柳: 代表生命的延续。
  4. 珠殿: 体现华美与历史的积淀。
  5. 酒楼与茶亭: 反映人文气息与生活情趣。
  6. 铁笛: 象征艺术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波比作什么?
    • A. 丝绸
    • B. 纸张
    • C. 玻璃
  2. 诗人对往昔的感慨主要通过哪个意象表现?
    • A. 短篙
    • B. 落叶
    • C. 酒楼
  3. 诗中提到的“处士山”代表什么?
    • A. 生活的繁华
    • B. 人文的厚重
    •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丝绸
  2. B. 落叶
  3. B. 人文的厚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王时翔《西湖月》 vs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两首诗均描绘自然与历史,但王时翔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苏轼则更注重历史沉淀与哲思,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王时翔与他的西湖诗篇》

相关诗句

春江一棹横飞,趁荻笋初尖,鸭波如縠。下一句是什么

此行真为,双峰耸翠,两湖明渌。上一句是什么

此行真为,双峰耸翠,两湖明渌。下一句是什么

繁华南渡事,剩万柳、搓金梅绽玉。上一句是什么

繁华南渡事,剩万柳、搓金梅绽玉。下一句是什么

却还见、处士山前,珠殿压云高矗。上一句是什么

却还见、处士山前,珠殿压云高矗。下一句是什么

当年落叶西风,记瘦杖才停,短篙争逐。上一句是什么

当年落叶西风,记瘦杖才停,短篙争逐。下一句是什么

酒边楼阁,茶边亭榭,眼中犹熟。上一句是什么

酒边楼阁,茶边亭榭,眼中犹熟。下一句是什么

僧廊残句在,试细拨、笼烟寻旧竹。上一句是什么

僧廊残句在,试细拨、笼烟寻旧竹。下一句是什么

好追取、铁笛风流,更添新曲。上一句是什么

春江一棹横飞,下一句是什么

趁荻笋初尖,上一句是什么

趁荻笋初尖,下一句是什么

鸭波如縠。上一句是什么

鸭波如縠。下一句是什么

此行真为,上一句是什么

此行真为,下一句是什么

双峰耸翠,上一句是什么

双峰耸翠,下一句是什么

两湖明渌。上一句是什么

两湖明渌。下一句是什么

繁华南渡事,上一句是什么

繁华南渡事,下一句是什么

剩万柳、搓金梅绽玉。上一句是什么

剩万柳、搓金梅绽玉。下一句是什么

却还见、处士山前,上一句是什么

却还见、处士山前,下一句是什么

珠殿压云高矗。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