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5:33:07

暗撤金钱盛会开,浣纱女伴约同来。

繁声故乱霓裳谱,皓腕争收玉镜台。

空作嫁,自为媒。

文成倚马叹高才。

苕华未肯留名字,夜梦无心到锦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其二
暗撤金钱盛会开,
浣纱女伴约同来。
繁声故乱霓裳谱,
皓腕争收玉镜台。
空作嫁,自为媒。
文成倚马叹高才。
苕华未肯留名字,
夜梦无心到锦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金钱与奢华的场景令人眼花缭乱。浣纱的女子约好了同行,喧闹的音乐打乱了霓裳的曲谱,白皙的手腕争相收拾着玉镜。她们不过是为了婚嫁而相互撮合,文成感叹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苕华不愿留下名字,夜里做梦时却无意间踏入了锦鞋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暗撤: 暗中撤去,形容隐秘的场合或活动。
  • 金钱盛会: 指极为奢华的宴会或聚会。
  • 浣纱女伴: 指洗纱女子的朋友,可能隐喻从事轻松工作的女性。
  • 繁声: 喧闹的声音,形容音乐的嘈杂。
  • 皓腕: 白皙的手腕,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 玉镜台: 镜台,指梳妆的地方。
  • 空作嫁: 只是为了婚嫁,表示一种表面的繁华。
  • 文成倚马: 文成指才子,倚马象征才情出众。
  • 苕华: 指一种植物,象征美丽,但不愿留下名字。
  • 锦鞋: 华美的鞋子,象征梦境中的奢华。

典故解析:

  • 霓裳: 出自《霓裳羽衣曲》,比喻华丽的服饰和舞曲,常与宴会和女性美丽联系在一起。
  • 文成: 可能指代历史上的某位才子,表达对才华的向往与叹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祖棻(1875年-1925年),字梦阮,号秋水,江苏人,近现代著名词人。沈祖棻的词风多受唐宋词影响,语言清丽,情感细腻,经常描绘社会的繁华与个人的孤独。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近现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诗人通过描绘盛会的盛况,反映出对当时女性地位及自我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二》是一首极具意象和情感深度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一场奢华的宴会,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与个人生活中的角色与困境。词的开头便以“暗撤金钱盛会开”引入,暗示了宴会的奢华与隐秘,营造出一种繁华却又略显空洞的氛围。

浣纱女伴的描写,体现了女性之间的友谊与互助,但同时又显得有些无奈。繁声和霓裳谱的交织,象征着生活的喧嚣与复杂,让人感受到一种乱而不宁的情绪。接下来的“皓腕争收玉镜台”则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魅力,然而在这美丽之下,她们却在为婚嫁而相互撮合,暗示着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和压力。

文成的叹息与苕华的不愿留名则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才华与身份之间的矛盾。整首词在华美的表象下,渗透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奈,展示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遭遇的困境与自我追寻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暗撤金钱盛会开: 开头暗示宴会的奢华,带有隐秘的意味。
  • 浣纱女伴约同来: 描绘女性的友谊与社交场合,暗示她们的身份与角色。
  • 繁声故乱霓裳谱: 表现生活的喧闹与不安,音乐的嘈杂打断了原本的和谐。
  • 皓腕争收玉镜台: 女性的美丽与争妍斗艳,传达出一种外在美的竞争。
  • 空作嫁,自为媒: 反映出婚嫁的社会压力,女性在其中的无奈。
  • 文成倚马叹高才: 表达对才华的渴望与无奈,文成的叹息充满了感慨。
  • 苕华未肯留名字: 象征着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挣扎。
  • 夜梦无心到锦鞋: 梦中的奢华与现实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 “夜梦无心到锦鞋”,通过梦境反映现实的奢华与空虚。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词的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主要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自我价值,既有对奢华生活的描绘,也有对个人内心孤独的反思,展示了一个复杂而多面的社会现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钱: 象征奢华与物质,反映社会的繁华。
  • 浣纱女: 象征传统女性角色,体现友谊与社交。
  • 霓裳: 代表华丽与美丽,反映女性的外在魅力。
  • 玉镜台: 象征女性的生活与自我修饰。
  • 锦鞋: 代表梦境中的奢华,反映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暗撤金钱盛会开”中的“金钱”代表什么?
    A. 贫穷
    B. 奢华
    C. 自然

  2. 诗中提到的“浣纱女伴”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关系?
    A. 竞争关系
    B. 友谊关系
    C. 家庭关系

  3. “文成倚马叹高才”中“文成”是指?
    A. 一位有名的诗人
    B. 女性
    C. 一位才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沈祖棻: 两位词人都在作品中探讨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繁华,但辛弃疾更多地表现出豪情壮志,而沈祖棻则侧重于女性的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词人研究》
  • 《沈祖棻诗词全集》

以上为《鹧鸪天 其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的理解与欣赏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