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二 农校大楼倦读有感》

时间: 2025-01-24 12:15:53

七载重居意绪长。

更欣人地两安康。

酒边落日团团大,书外荒村点点黄。

难阻塞,悉端详。

翻教此际惧还乡。

不怜沦陷无供给,廿县催徵百万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其二 农校大楼倦读有感》 作者: 黄绮

七载重居意绪长。
更欣人地两安康。
酒边落日团团大,
书外荒村点点黄。
难阻塞,悉端详。
翻教此际惧还乡。
不怜沦陷无供给,
廿县催徵百万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农校大楼读书七年后的感慨,虽然身处安稳的人生,但内心却充满了复杂的情绪。酒杯旁的落日显得圆润而壮观,书本外的荒村则暗示着凋敝的现实。尽管无法忘记故乡的情感,眼前的环境却又让他对归乡感到畏惧。他意识到国家沦陷,百姓困苦,民众被迫征粮,心中充满无奈与哀伤。

注释

  • 七载:指七年,表明诗人在农校学习生活的时间。
  • 重居:指再次居住,暗示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思考。
  • 意绪长:情感复杂且绵长。
  • 酒边落日:酒杯旁边的落日,暗含对悠闲生活的欣赏。
  • 荒村:指的是贫瘠、荒凉的村庄,反映社会现实。
  • 廿县:指二十个县,象征广泛的征粮范围。
  • 百万粮:形容征收粮食的数量庞大,显示了国家的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绮,现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回忆和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七年在农校学习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开头的“七载重居意绪长”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纠结,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慨。接下来的“更欣人地两安康”,则在对比中传达出一种对安稳生活的珍惜,尽管内心的波动难以平复。

“酒边落日团团大,书外荒村点点黄”的描写,一方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暗示着外部环境的荒凉与困顿。落日的壮丽与荒村的凋敝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社会矛盾的尖锐。

最后几句的转折,“不怜沦陷无供给,廿县催徵百万粮”,则是诗人对国家困境的直接反映,表达了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关怀。从个体思考上升到社会层面,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忧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情感的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七载重居意绪长”:七年的生活使诗人感慨万千,情感深沉。
  • “更欣人地两安康”:虽然生活安稳,但内心仍有不安。
  • “酒边落日团团大”:酒与落日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书外荒村点点黄”:书本之外的荒村暗示着现实的苦涩。
  • “难阻塞,悉端详”:即便难以忘怀,诗人也细细观察周围的变化。
  • “翻教此际惧还乡”:此时此刻,归乡的念头让人心生恐惧。
  • “不怜沦陷无供给”:国破民困,诗人感到无奈。
  • “廿县催徵百万粮”:大规模征粮,加深了社会的悲剧感。

修辞手法

  • 对比:美好的落日与荒凉的村庄形成强烈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象征:落日与荒村分别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个人的感悟反映了社会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责任感和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荒村:代表社会的困境与民生的苦难,反映现实的冷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七载”是指多少年?

    • A. 五年
    • B. 七年
    • C. 十年
    • D. 三年
  2.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 A. 忘记
    • B. 惧怕
    • C. 思念
    • D. 无所谓
  3. “酒边落日团团大”中的“团团”是指:

    • A. 圆形
    • B. 大小
    • C. 颜色
    • D. 明亮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黄绮的《鹧鸪天》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黄绮则结合了社会现实,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
  • 《黄绮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