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游(一作题山寺僧院)
作者: 张籍 〔唐代〕
终日不离尘土间,
若为能见此身闲。
今朝暂共游僧语,
更恨趋时别旧山。
白话文翻译
整天都被尘世所困,
如果能够看到自己的悠闲生活,那该多好。
今天暂时和僧人一起游玩,
更是觉得遗憾,不愿匆忙离开这片故土。
注释
字词注释
- 终日:整天,指一整天的时间。
- 尘土:比喻世俗的烦恼和琐事。
- 身闲:指身心的闲适、安宁。
- 游僧:游玩、聊天的僧人。
- 趋时:匆忙地跟随时代或应酬。
- 旧山:指自己熟悉的故乡或旧居所。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旧山”可以理解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这在唐代诗歌中常见,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6-830年),字希声,号云溪,唐代诗人,曾任太常博士。他的诗风质朴,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出对乡土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籍隐居山寺时,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此时,诗人可能经历了世事的纷扰,希望在山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开头两句“终日不离尘土间,若为能见此身闲”,抒发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厌倦,渴望摆脱尘世的束缚。这里的“尘土”不仅是外在环境的描述,更是内心烦恼的象征。诗人想要的“身闲”不仅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内心的安宁。
接下来的“今朝暂共游僧语”则转入了与僧人交谈游玩的场景,展现了一种短暂的宁静与快乐。但诗的最后一句“更恨趋时别旧山”则流露出对离开故土与内心宁静的惋惜之情,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时代共鸣和哲学思考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终日不离尘土间:整天被尘世的琐事所缠绕,暗示生活的繁忙与无奈。
- 若为能见此身闲:表达了渴望闲适生活的愿望,表明了对现实的逃避。
- 今朝暂共游僧语:与僧人一起游玩,增添了生活的乐趣,一种短暂的轻松感。
- 更恨趋时别旧山:对即将离开的遗憾,体现了对过往生活的珍惜和依恋。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尘土”和“身闲”的对比,突显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 拟人:将“趋时”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尘世的逃避为主线,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和对故土的眷恋,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土:象征世俗的烦恼和生活的琐碎。
- 身闲: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 游僧:象征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旧山:象征故乡和归属感,传达出深厚的情感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尘土”最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环境
B) 世俗烦恼
C) 内心安宁
D) 旧时光 -
诗人为何会对“旧山”感到惋惜?
A) 因为旧山风景美丽
B) 因为对故乡的眷恋
C) 因为旧山有很多朋友
D) 因为旧山是他的家
答案
- B) 世俗烦恼
- B) 因为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隐逸生活与对自然的向往。
- 李白《静夜思》: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抒发。
诗词对比
- 张籍的《闲游》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闲游》更强调对尘世的逃避和对故乡的眷恋,而《山居秋暝》的景色描写更为细腻,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安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鉴赏辞典》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张籍的《闲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