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一 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作者:俞彦 〔明代〕
流盼处,相对两峰尖。
扇底不防明月上,
轻衫微动晚风纤。
聊复为郎淹。
白话文翻译:
在流盼的地方,相对着两座尖尖的山峰。
扇子底下不经意间明月升起,
轻薄的衣衫在晚风中微微摇动。
姑且再为你停留片刻。
注释:
- 流盼处:流连忘返的地方,意指美好的景致令人留恋。
- 相对两峰尖:两座山峰互相对峙,突出山的尖锐。
- 扇底不防:扇子遮挡之处,形容月亮升起时的意外。
- 轻衫微动:轻薄衣衫在风中轻轻摇动,描绘出一种柔和的情景。
- 聊复为郎淹:姑且再为你停留,带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明月”、“晚风”等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象征着宁静、清幽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彦,明代诗人,文风清丽,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其作品往往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与友人游玩之际,借景抒情,表现出对友谊与自然景色的珍惜,反映了明代文人悠闲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山水之美和人情之暖。首句“流盼处,相对两峰尖”勾勒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境地。接着,“扇底不防明月上”一语,突显了明月的突如其来,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不期而遇的美好。诗中“轻衫微动晚风纤”的描写,赋予了画面一种动态美,使人感受到晚风轻拂的舒适与宁静。
最后一句“聊复为郎淹”更是点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虽是自然景色的描写,却深藏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与依依不舍。这种情感的细腻与自然的描写相得益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流盼处,相对两峰尖:描述了一处令人流连的场景,山峰尖锐相对,营造出一种对峙的美感。
- 扇底不防明月上:意外的明月升起,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动,传达出一种恍惚的感觉。
- 轻衫微动晚风纤:微风轻拂,衣衫轻动,这一细节让整个画面更具生命感。
- 聊复为郎淹:停留的意愿,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扇底”来比喻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拟人:轻纱衣衫在风中微动,赋予了衣物以生命。
- 对仗:如“流盼处,相对两峰尖”,形成了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开,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友谊的珍惜,情感深邃而细腻,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两峰:象征着坚定与对峙,代表自然的力量。
- 明月:象征着清晰与启迪,常用以表达思乡与孤独。
- 轻衫:代表柔弱与细腻,体现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流盼处”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山顶
B. 河边
C. 美丽的风景 -
“轻衫微动晚风纤”中“微动”指的是什么? A. 风的力量
B. 衣服的轻盈
C. 月光的照耀 -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友谊和自然的珍视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俞彦的《望江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两首诗都体现了对明月的思念,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前者柔和细腻,后者豪放直接。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