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春峡》

时间: 2025-01-26 00:47:43

咏归堂里静怡神,更步芳亭识趣新。

爱竹心虚初长笋,观梅香散渐含仁。

云将膏雨过桐岭,水泛桃花出剑津。

生意峡中藏得否,自家收拾满腔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藏春峡
作者: 李侗 〔宋代〕

咏归堂里静怡神,更步芳亭识趣新。
爱竹心虚初长笋,观梅香散渐含仁。
云将膏雨过桐岭,水泛桃花出剑津。
生意峡中藏得否,自家收拾满腔春。


白话文翻译:

在归堂中,心情宁静而愉悦,接着再走到芳亭,发现新的趣味。
喜欢竹子,心中空灵,刚长出嫩笋;欣赏梅花,香气渐渐弥漫,愈发显得仁雅。
云彩和甘霖将要经过桐岭,水面上桃花随波荡漾,从剑津流出。
不知这峡谷中的生机是否被隐藏了,你自己要收拾一腔春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静怡:静谧而愉悦。
  • 芳亭:花香四溢的亭子。
  • 爱竹:喜爱竹子,竹子象征清雅和坚韧。
  • :空灵、虚无。
  • 膏雨:滋润的雨水。
  • 剑津:指水流出海的地方,象征着风景的美丽和资源的富饶。
  • 生意:生机、活力。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竹子和梅花,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品德的植物,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侗,宋代诗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藏春峡》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愉悦。诗作的背景可能是在李侗游历的某个春日,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寄托了他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藏春峡》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抒情诗,诗人在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首句“咏归堂里静怡神”,便以宁静的氛围引入,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恬淡与安宁。接下来的“更步芳亭识趣新”,则带来了一种新的感受,这种新趣味的发现如同春天的花朵一样,令人欣喜。

诗中对竹与梅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高洁品德的向往。竹子象征着坚韧和清雅,而梅花则是傲雪而开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理想和情操的执着。接着,诗句“云将膏雨过桐岭,水泛桃花出剑津”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的场景,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一句“生意峡中藏得否,自家收拾满腔春”,则是一种自省与反思。诗人在问自己是否与自然的生机相契合,同时也表达了希望能在生活中感受到这份春意,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与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热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咏归堂里静怡神:归堂是回到家中的地方,静怡说明环境的宁静使得内心感到舒适。
  2. 更步芳亭识趣新:在这宁静之中,走到芳亭去,发现了新的乐趣。
  3. 爱竹心虚初长笋:喜爱竹子,心中感到空灵,刚刚长出的竹笋象征着新的希望。
  4. 观梅香散渐含仁:欣赏梅花的香气,渐渐散发出一种仁爱的情怀。
  5. 云将膏雨过桐岭:云彩和滋润的雨水将要经过桐岭,象征自然的恩赐。
  6. 水泛桃花出剑津:水面上的桃花随波荡漾,生机勃勃,从剑津流出,展现自然的美丽。
  7. 生意峡中藏得否:不知这峡谷中的生机是否被隐藏。
  8. 自家收拾满腔春:你要自己去收拾这满腔的春意,强调内心的感受与自我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和梅花的描写,借助自然之物来比喻诗人的品格。
  • 对仗:如“云将膏雨过桐岭,水泛桃花出剑津”,展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反省,突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和清雅,代表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象征高洁和坚强,反映出诗人对人性美的向往。
  • :象征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咏归堂”是指什么?

    • A. 归家的地方
    • B. 一种花
    • C. 一种情感
  2. 诗人对竹子的态度是?

    • A. 厌恶
    • B. 喜爱
    • C. 无所谓
  3. 诗中的“云将膏雨过桐岭”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暴风雨
    • B. 甘霖滋润
    • C. 烈日炎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春晓》通过春天的清晨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而《藏春峡》则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两者都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侧重于瞬间的感受,后者则是深思熟虑后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李侗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