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弼武功》
时间: 2025-01-11 23:41: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右弼武功
王大谟 〔明代〕
舆志称雄推广武,
武功虎踞右西宁。
日含叠嶂披鳞甲,
风鼓乔林振哨铃。
列戟峰前归操纵,
投鞭泉下任调停。
兵威赖有山陵赫,
指日淩烟勒碑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武功的雄壮气势和壮丽山河。前两句表达了武功的崇高地位,像老虎一样屹立在西宁地区。接着通过自然景象(太阳、风)进一步渲染环境的气氛。列戟峰前的操控与调停象征着军事上的威严与决断。最后两句强调了兵威的根基与影响,预示着将来会有铭刻在碑上的伟业。
注释:
- 舆志:舆论和志向,这里指的是对武功的赞美和推崇。
- 武功:指军事才能或战斗力。
- 虎踞:像老虎一样占据,有威严地屹立。
- 叠嶂:重叠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
- 披鳞甲:像披上鳞片或甲胄,形容壮丽。
- 乔林:高大的树林,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列戟峰:指山峰的形状像戟,象征着武器和军事。
- 投鞭泉:投鞭入泉,象征着放松与调和。
- 山陵赫:山脉的声势显赫,形容威严。
- 淩烟:凌驾于烟雾之上,象征着高远和不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大谟,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风格被认为富于豪情,擅长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军事气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对于军事力量的重视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武功及其威势,表达了对国家强盛、军事力量的崇敬与期望。
诗歌鉴赏:
《右弼武功》通过雄浑的笔触,展现了武功的伟岸与雄壮,诗中不仅有对自然壮丽景象的描写,更有对军事力量的赞美。开篇即以“舆志称雄”引出主题,表现出武功在社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接下来的“武功虎踞右西宁”,形象地描绘出武功如猛虎般的威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自然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借助“日含叠嶂”和“风鼓乔林”的描写,将环境与武功的气势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氛围。此种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使得武功的形象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兵威赖有山陵赫,指日淩烟勒碑铭”,既是对武功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暗示军事的威严与功绩将被铭记。整首诗在情感上从崇敬到期望,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武功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舆志称雄推广武:舆论与志向都在推崇武功的伟大。
- 武功虎踞右西宁:武功如猛虎般屹立在西宁地区,象征其强大。
- 日含叠嶂披鳞甲:日光照耀在重叠的山峰上,像披上了甲胄。
- 风鼓乔林振哨铃:风吹动高大的树林,发出哨铃般的声音。
- 列戟峰前归操纵:在列戟峰前进行军事指挥与操控。
- 投鞭泉下任调停:放下鞭子,让泉水来调和一切。
- 兵威赖有山陵赫:军事的威严依靠山岭的雄伟。
- 指日淩烟勒碑铭:未来的伟业将铭刻在碑上,象征不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武功比作猛虎,增强气势。
- 拟人:自然现象被赋予情感,如风鼓乔林。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武功的崇高敬意,强调军事力量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展现了诗人对未来辉煌成就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武功:象征力量与荣耀。
- 山岭:象征自然的壮丽与不可动摇。
- 日与风:象征自然力量的影响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舆志称雄”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个人志向
B. 武功受到社会的赞誉
C. 对国家的批评
D. 对自然的描写 -
“武功虎踞右西宁”中的“虎踞”意指: A. 柔弱
B. 强大而稳重
C. 随意
D. 低调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出塞》同样表现了军事力量与英雄气概,但更加侧重于边疆的艰辛与豪情。王大谟的《右弼武功》则突出武功的威严与壮丽,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大谟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