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易从师还金华》

时间: 2025-02-04 16:26:18

吟卷田衣岁向残,孤舟夜泊大江寒。

前岩百本长松色,及早回来带雪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吟卷田衣岁向残,孤舟夜泊大江寒。
前岩百本长松色,及早回来带雪看。

白话文翻译:

吟唱着田间的衣服,岁月已渐渐走向尾声。
在大江边孤舟夜泊,感到一阵寒意袭来。
前面的岩石上,百棵松树依旧翠绿;
希望你能早日归来,带着雪花的礼物。

注释:

  • 吟卷:吟唱、吟诵,卷指田间的衣服,可能是指田间的工作。
  • 田衣:农夫穿的衣服。
  • 岁向残:岁月已接近尾声,暗示时间流逝。
  • 孤舟:孤独的小船,暗示作者的孤独感。
  • 夜泊:夜晚停靠,指在江边过夜。
  • 大江寒:指在江边感受到寒冷的气息。
  • 前岩:前面的岩石。
  • 长松色:常青的松树,象征生命的顽强。
  • 及早回来:希望友人早日归来。
  • 带雪看:带着雪花,象征纯洁和美好。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长松"常在古诗中象征坚韧与长寿,反映了自然的恒久与变化。诗中的孤舟和寒江意象,常见于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的作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疏影,浙江金华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注重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林逋与友人易从师的别离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友谊与自然的重视。

诗歌鉴赏:

《送易从师还金华》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作者林逋对友人离别的眷恋与思念。诗的开头“吟卷田衣岁向残”,以田园生活引入,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孤舟夜泊大江寒”,孤舟的意象渗透出一种孤独与惆怅,夜晚的寒意也在暗示着内心的孤寂。下联通过“前岩百本长松色”描绘出翠绿的松树,表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的寄托。最后一句“及早回来带雪看”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希望朋友能早日归来,带来冬雪的清新与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深厚的人情,体现了林逋的诗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吟卷田衣岁向残:吟唱着田间的衣服,岁月已渐渐走向尾声。描绘出农耕生活的画面,暗示时间的流逝。
  2. 孤舟夜泊大江寒:在大江边孤舟夜泊,感到一阵寒意袭来。表现了孤独与寒冷的环境,传达出内心的孤寂。
  3. 前岩百本长松色:前面的岩石上,百棵松树依旧翠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4. 及早回来带雪看:希望你能早日归来,带着雪花的礼物,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孤舟”比喻人的孤独。
  • 对仗:诗的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松树与雪花的意象,传达了生命的顽强与纯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自然的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人们在岁月流逝中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衣:象征着田园生活,代表自然的纯朴。
  • 孤舟:象征孤独,反映诗人内心的状态。
  • 长松:象征坚韧与不屈,寄托了对友人的希望。
  • :象征纯洁与美好,期待友人带来的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舟夜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D. 兴奋

  2. “前岩百本长松色”中“长松”象征什么? A. 短暂
    B. 幸福
    C. 坚韧
    D. 平淡

  3. 诗中提到的“雪”代表着什么? A. 忘却
    B. 纯洁
    C. 伤心
    D. 怒火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比较林逋与王勃在送别诗中的情感表达,王勃的诗更强调抱负与理想,而林逋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