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秘校西湖马上》

时间: 2025-04-27 08:14:21

表里湖山极目春,据鞍时此避埃尘。

苍苍烟树悠悠水,除却王维少画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谢秘校西湖马上
林逋 〔宋代〕
表里湖山极目春,据鞍时此避埃尘。
苍苍烟树悠悠水,除却王维少画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春日景色,诗人骑在马背上,远眺湖光山色,心中感到无比畅快,仿佛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远处的烟雾缭绕,树木苍翠,水面宁静,唯独缺少王维那种画中人般的意境。

注释:

  • 表里:这里指湖山的内外,诗人所看到的是自然的全貌。
  • 极目:远望,目光所及。
  • 据鞍:指骑在马鞍上。
  • 埃尘:尘土,喧嚣,表示世俗的烦扰。
  • 苍苍:形容色彩深沉,通常用来描绘树木的颜色。
  • 悠悠:形容水流缓慢,安静的样子。
  • 除却:除了,意为去掉,去除。
  • 王维: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以其山水画著称,诗句中提到他,意在强调景色的美好。

典故解析:

王维以“画中人”著称,代表着一种诗画合一的境界。诗中提到他,意在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对自己与王维的艺术境界进行对比,强调西湖的美丽超越了画作中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1028),字景亨,号孤山,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在文学上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景物。林逋是一位隐士,喜爱自然,常在西湖一带游览,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诗人骑马游览西湖,体会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这种情感在宋代文人中十分普遍,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西湖春日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表里湖山”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壮丽,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骑在马背上的姿态,象征着一种自由与洒脱,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接下来的“苍苍烟树悠悠水”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展现了西湖的优雅与静谧。

最后一句“除却王维少画人”则是对王维美学的反思,诗人不仅在描绘自然,还在探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王维以其画中人闻名,诗人在此表达了西湖的景色之美,甚至胜于王维的画作,强调了自然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之间的区别,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表里湖山极目春:这里描绘了春天的湖山景色,表达了诗人远眺时的开阔与愉悦。
  2. 据鞍时此避埃尘:骑马的姿态象征着一种逃避喧嚣的生活,尽享自然之美。
  3. 苍苍烟树悠悠水:色彩的描绘使得景象生动,融入了诗人的感受。
  4. 除却王维少画人:通过对比,诗人强调自然之美超越了艺术作品的描绘。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表里湖山”与“苍苍烟树”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画作进行对比,深化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和向往自由的心态。诗人通过描绘西湖春日的宁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
  • 烟树:代表着自然的幽静与美丽,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 :象征着宁静与流动,体现了生命的延续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维以什么著称?
    A. 书法
    B. 诗歌
    C. 山水画
    D. 音乐

  2. 诗人骑马的姿态象征什么?
    A. 忙碌
    B. 自由与洒脱
    C. 受限
    D. 追求名利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B. 对自然的赞美与逃避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自然之美,但林逋更强调与世俗的隔绝与逃避,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林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