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时间: 2025-01-26 07:31:29

西南产脩竹,色异东筠绿。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南产脩竹,色异东筠绿。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生长在西南地区的脩竹,与东边的筠竹颜色不同。用脩竹制作的箫声映衬着檀香的唇色,竹枝引来凤凰栖息。虽然这竹子从几千里外移植而来,但在幽静的山谷中依然生长得很好。

注释

  • 脩竹:生长在西南地区的一种竹子,常用于制作乐器。
  • 东筠:指东边地区的筠竹,颜色为绿色。
  • 裁箫:用竹子制作的箫。
  • 檀唇:指檀香色的嘴唇,形容女子的美丽。
  • 凤宿:凤凰栖息的意思,寓意着吉祥。
  • 移从几千里:从遥远的地方移植而来。
  • 生幽谷:在幽静的山谷中生长。

典故解析

  • 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是吉祥的象征,常常与美丽、和谐、繁荣相联系。诗中提到凤凰栖息,象征着这竹子环境的优雅和宁静。
  • :古代乐器,常用竹子制成,寓意着音乐的美好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菉荫,福建南平人。宋代著名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梅尧臣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被后世称为“初唐四杰”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东园中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情趣的向往。创作时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以其清新独特的意象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诗的开头提到“西南产脩竹”,立即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自然界的丰富多彩。脩竹的颜色与东筠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自然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接下来的两句中,“裁箫映檀唇”,诗人通过音乐与美丽的嘴唇联结起来,巧妙地将竹子与人的美丽形象结合,突显了竹子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这里的“凤宿”则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凤凰作为一种神话生物,象征着高贵与吉祥,暗示着在这片幽静的山谷中,生命的和谐美好。

最后一句“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表达了无论竹子来自何方,它依然能够在这片幽静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象征着一种坚韧和适应的精神。这种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南产脩竹,色异东筠绿。
    • 说明脩竹的来源,强调其独特的颜色。
  2.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 用脩竹制作的箫声映衬美丽的唇色,竹枝适合凤凰栖息,传达出和谐美好的意象。
  3.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 表达了脩竹的适应性,强调生命的韧性和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箫”与“檀唇”作对比,突显美的和谐。
  • 拟人:竹子被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存在,引来凤凰栖息,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形成对称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紫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竹子作为自然的象征,寄托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脩竹:象征自然之美,代表生命的坚韧。
  • 檀唇:象征美丽与优雅,寓意人间的和谐美好。
  • 凤凰:象征吉祥和高贵,表示理想与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脩竹生长于哪个地区?

    • A. 东北
    • B. 西南
    • C. 西北
    • D. 东南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裁箫映__唇”。

  3. 判断题:诗中“移从几千里”表达了竹子的适应性。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同样描绘了竹子与自然的和谐美。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通过竹子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以自然为题材,梅尧臣的竹子更具人文情感,而王维的竹子则更显禅意与孤寂。

参考资料

  • 《梅尧臣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