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

时间: 2025-01-11 06:29:20

雨过见虹明,长桥欲映城。

窗间晴气入,空际昼凉生。

有扇徒看画,无冰自觉清。

人知太守姓,不减汉公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过见虹明,长桥欲映城。
窗间晴气入,空际昼凉生。
有扇徒看画,无冰自觉清。
人知太守姓,不减汉公名。

白话文翻译:

雨过之后,天空中出现了明亮的彩虹,长长的桥梁似乎要映照在城池上。
窗间阳光明媚,晴朗的气息涌入,空中透出白昼的凉意。
有扇窗户只是用来看画,没有冰冷的感觉却自觉清爽。
人们都知道太守的姓氏,丝毫不减汉公的名声。

注释:

  • 雨过见虹明:雨停后,阳光透出,形成彩虹。
  • 长桥欲映城:长桥似乎要映照在城池中,暗示风景的美丽。
  • 窗间晴气入:窗子之间阳光明媚,晴朗的气息流入室内。
  • 空际昼凉生:空中传来清凉的气息,白天的气温显得凉爽。
  • 有扇徒看画:窗户仅仅用于观赏风景。
  • 无冰自觉清:没有冰冷的感觉,但仍然觉得清爽。
  • 人知太守姓:人们都知道这位太守的姓氏。
  • 不减汉公名:与古代的汉公相比,声名丝毫不逊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他以五言绝句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具有清新活泼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任职吴兴期间,描绘了雨后明亮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雨后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开篇以“雨过见虹明”引入,描绘了雨后彩虹的美丽,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长桥欲映城”则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长桥映衬着城市,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景色。

接下来的“窗间晴气入,空际昼凉生”则通过窗户引入的阳光与凉爽的气息,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安宁。此句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变化,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清新与宁静。“有扇徒看画,无冰自觉清”则通过窗户的意象,强调了诗人对美的欣赏,尽管窗外没有冰冷的感觉,依然让人神清气爽。

最后一句“人知太守姓,不减汉公名”则突出了太守的声名远扬,传达了诗人对品德和声望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人名声的敬仰与追求。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展现出梅尧臣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过见虹明:描绘了雨后的景象,彩虹的出现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2. 长桥欲映城:长桥的美丽与城池的映衬,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3. 窗间晴气入:阳光透过窗户,象征着温暖与舒适。
  4. 空际昼凉生:白天的凉意,给人以清爽的感受,反映出诗人的内心宁静。
  5. 有扇徒看画:窗户只是用来看风景,强调了生活中的美好。
  6. 无冰自觉清:没有寒冷的感觉,反而让人感到清爽,暗示内心的满足。
  7. 人知太守姓:太守的姓氏成为人们的谈资,体现了其声名。
  8. 不减汉公名:与汉公相比,太守的声名依旧显赫,彰显了优秀的品德。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桥欲映城”,将桥比作美丽的画面,生动形象。
  • 拟人:如“晴气入”,赋予天气以人的特征,使情感更加丰富。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传达了清新、宁静的心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洗涤与新生。
  • :象征希望与美好。
  • :象征通达与连接。
  • :象征视界与心灵的开放。
  • 太守:象征德行与声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是什么? A. 雪
    B. 彩虹
    C. 风

  2.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汉公”指的是谁? A. 汉代的某位公爵
    B. 汉代的名士
    C. 诗人的朋友

  3. 诗中窗户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A. 隔绝
    B. 观赏美好
    C.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梅尧臣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而梅尧臣则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欣赏。

参考资料:

  • 《梅尧臣诗集》
  • 《宋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