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潩流寒且急,岸草已凋摧。
石发尚堪把,江人曾不来。
谁知乌榜去,留采碧潭限。
持作吴乡味,能令案渌杯。
白话文翻译:
溪水流得寒冷且急促,岸边的草已凋谢枯萎。
石头上长出的苔藓尚能采摘,江上的人们却从未前来。
谁能知道那乌榜已经离去,只留下一片碧潭的清澈。
将这些采摘的苔藓做成吴乡的美味,能够使酒席更加丰盛。
注释:
- 潩流:潩(xǐ),水流声,流动的水。
- 寒且急:形容水流的寒冷与急促。
- 岸草:岸边的草,意指自然景色。
- 凋摧:枯萎、凋零的意思。
- 石发:指石头上长出的苔藓。
- 江人:指在江边生活的人。
- 乌榜:古代船只的一种,象征着离开。
- 留采碧潭限:留在碧潭的限度,形容水的清澈。
- 吴乡味:吴地的美味,指地道的地方特色美食。
- 渌杯:清澈的酒杯,形容饮酒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少微,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乡土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梅尧臣的诗歌多富于情感,融入了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对江南自然风光的描绘,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中描绘的江水、岸草和苔藓,既反映了自然的幽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美食的向往,展现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交融的诗作。全诗通过潩流与岸草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悲伤的感受。诗的开头部分,"潩流寒且急,岸草已凋摧",通过对溪水流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寒冷急促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石发尚堪把,江人曾不来",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石头上长出的苔藓成为诗人手中可触摸的自然之物,而"江人曾不来"则增添了一层孤独感,似乎在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情冷淡的无奈。
后两句“谁知乌榜去,留采碧潭限”,则通过“乌榜”的离去,象征着人们的离散与孤独;而“留采碧潭限”则是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存,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最后是对美食的期待,“持作吴乡味,能令案渌杯”,不仅反映了对家乡味道的留恋,也隐含了对人际交流与亲情的渴望。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对人情、故乡的思索与感悟,情感真挚而细腻,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潩流寒且急:描绘了溪流的寒冷与急促,营造出一种动态的自然环境。
- 岸草已凋摧:岸边的草已经枯萎,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 石发尚堪把:石头上的苔藓仍可采摘,体现了自然的生机与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江人曾不来:江边的人并未到来,展现了孤独与期待。
- 谁知乌榜去:乌榜象征离去,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分离。
- 留采碧潭限:只留下碧潭的清澈,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需加以珍惜。
- 持作吴乡味:将采摘的苔藓制成美食,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
- 能令案渌杯:美味可以让酒席更加丰盛,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分享与交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苔藓比作美味,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潩流寒且急,岸草已凋摧”,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通过对美食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人际间的温情与联系。
意象分析:
- 潩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急促。
- 岸草:代表着自然的脆弱与凋零,暗示着生命的短暂。
- 石发:苔藓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乌榜:象征着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分离。
- 碧潭:代表着清澈与纯净,反映了美好事物的珍贵。
- 吴乡味:象征着故乡的温情与人情味,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潩流寒且急”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 A. 寒风
- B. 暴雨
- C. 溪水流动
- D. 雪花飘落
-
“岸草已凋摧”中的“凋摧”意指什么?
- A. 繁茂
- B. 枯萎
- C. 开花
- D. 生长
-
诗中提到的“乌榜”象征什么?
- A. 船只的离去
- B. 人们的聚集
- C. 自然的变化
- D. 美食的制作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写自然,但梅尧臣更强调人情与乡土,而王维则更多展现内心的宁静与禅意。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梅尧臣的诗歌在表现故乡与人情方面更加细腻,而王维则在意象的运用上更加抽象与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