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入新居后客至偶成》

时间: 2025-01-27 04:58:05

方壶客去偃云床,槐柳阴阴日逢长。

睡起不知天早晚,问人山顶是斜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方壶客去偃云床,
槐柳阴阴日逢长。
睡起不知天早晚,
问人山顶是斜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离开后,诗人在新居中享受宁静时光的情景。诗人躺在云床上,阳光透过槐树和柳树的阴影洒在身上,感到时光悠长。睡醒后却不知道是早晨还是晚上,问路人山顶的太阳是否已经倾斜。

注释:

字词注释:

  • 方壶:指诗人的客人,可能是某位友人。
  • 偃云床:偃,指躺卧;云床比喻一种舒适的床榻。
  • 阴阴:形容树荫浓密。
  • 逢长:指时间过得很长,日子悠闲。
  • 山顶:指远处的山,问人意在了解时间。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并没有涉及特别显著的典故,但“偃云床”一词可能隐喻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莘,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士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汪莘迁入新居后,恰逢有客来访,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宁静日子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闲适的场景描绘出一种舒适的生活状态。开篇“方壶客去偃云床”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环境,方壶客虽已离去,但留给诗人的却是淡淡的思绪。诗人躺在云床上,伴着槐柳的阴影,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画面。接下来的“睡起不知天早晚”,则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淡漠与忘却,仿佛在这样的宁静中,时间也失去了意义。最后一句“问人山顶是斜阳”,不仅是对时间的询问,也是对自然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留意。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上透出一种惬意与闲适。诗人用自然的景象传达出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享受,展现了宋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生活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方壶客去偃云床:描写客人离去,诗人独自躺在床上,表达一种孤独。
  2. 槐柳阴阴日逢长:槐树和柳树的阴影洒落,阳光明媚,时光悠长,营造宁静氛围。
  3. 睡起不知天早晚:睡醒后对时间的迷惑,表现对时间的无所谓,享受当下。
  4. 问人山顶是斜阳:询问他人,试图了解时间的流逝,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床称为“云床”,生动形象。
  • 对仗:如“阴阴”与“日逢长”,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展现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槐柳: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延续,带来清新的气息。
  • 云床:象征轻松舒适的生活状态。
  • 斜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偃云床”指的是: A. 一种椅子
    B. 一种床榻
    C. 一种桌子

  2. 诗人睡醒后感到: A. 时间过得很快
    B. 不知道天早晚
    C. 非常疲倦

  3. 诗中提到的“山顶”是用来象征: A. 朋友
    B. 时间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汪莘《迁入新居后客至偶成》与王维《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和内心的宁静,但汪莘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淡泊,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