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其二 怀程村游西湖》

时间: 2025-01-11 09:10:33

淼淼西陵,闻君南去寻苏小。

六桥春晓。

处处游丝绕。

回首临安,往事伤怀抱。

空春草。

吴歈清妙。

且把金樽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其二 怀程村游西湖
作者: 王士禛

淼淼西陵,闻君南去寻苏小。
六桥春晓。处处游丝绕。
回首临安,往事伤怀抱。
空春草。吴歈清妙。
且把金樽倒。

白话文翻译:

在浩渺的西湖边,听闻你南去寻访苏小。
六座桥在春晓时分,游丝在空中缠绕。
回首临安,往事令我心中伤怀。
只剩下春天的草,吴地的歌声清丽动人。
不如倒满金樽,畅饮一场。

注释:

字词注释:

  • 淼淼:形容水面广阔,浩瀚的样子。
  • :指诗中提到的朋友。
  • 苏小:指的是苏小小,古代著名的妓女,代表着美丽与哀愁。
  • 六桥:指的是西湖的六座桥,常被赞美的景点。
  • 游丝:指春天时轻柔的柳丝,寓意温柔和缠绵。
  • 临安:即今杭州,是诗人往日生活、游玩的地方。
  • 吴歈:指吴地的歌声,形容其清丽优美。

典故解析:

  • 苏小小:历史上著名的妓女,因其美丽和悲惨命运而令后人感慨。此处提到她,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
  • 六桥春晓:西湖著名的旅游景点,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禛(1634年-1711年),字子贞,号寄庵,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书法。他的诗风典雅,常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王士禛常游览西湖,因而对此地的美景和往事有着深厚的情感。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伤。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开头的“淼淼西陵”就勾勒出一幅辽阔的湖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广阔的氛围。接着提到“六桥春晓”,不仅是对西湖的描写,更是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融入其中,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景致。

“回首临安,往事伤怀抱”一句,情感的转折点。从美好景色转向内心的惆怅,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友人离去的惋惜。而“空春草”则是一种孤寂的象征,春天的草地依然存在,但已经没有了昔日的欢愉。

最后一句“且把金樽倒”,通过饮酒来释放内心的忧愁,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整首诗在优美的景色中融入了深切的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感伤,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淼淼西陵,闻君南去寻苏小:描绘西湖的广阔,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
  2. 六桥春晓,处处游丝绕: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展现出轻柔的气氛。
  3. 回首临安,往事伤怀抱:情感转折,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与难忘的经历。
  4. 空春草,吴歈清妙:草地依旧存在,唯独缺少了昔日的欢愉,吴地的歌声则成为孤独的伴奏。
  5. 且把金樽倒:用饮酒的方式来释怀烦恼,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次使用对仗,如“六桥春晓”与“游丝绕”。
  • 比喻:将西湖比作浩渺的水面,形象生动。
  • 拟人:春草与吴歌仿佛有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西湖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和往事的怀念,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陵:象征自然的辽阔与美丽。
  • 春晓:代表生机勃勃的春天,带来希望与新的开始。
  • 游丝:象征柔情与缠绵。
  • 临安:代表诗人曾经生活的地方,充满了情感的寄托。
  • 金樽:象征豪情与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苏小”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苏东坡
    • B. 苏小小
    • C. 苏轼
  2. “空春草”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哀伤
    • C. 激昂
  3. 诗中的“六桥”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桥?
    • A. 西湖
    • B. 黄山
    • C. 长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达离愁别绪。
  • 《静夜思》(李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王士禛的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点绛唇 其二》与《春江花月夜》: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赞美,且都通过景物表达对往事的怀念,但王士禛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而张若虚则更具哲理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士禛诗文集》
  • 《清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