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横塘 愿荻洲先生制芦笔极雅润轻便》
时间: 2025-01-26 01:47:0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梦横塘 愿荻洲先生制芦笔极雅润轻便
作者: 张祥河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剪青抽管,织絮添毫,几枝风力犹劲。
小润分携,写不尽江湖秋影。
麟角嗤工,鼠须惭雅,别成新颍。
认湘筠削处,五色丝缠,花笺浣临池称。
分明似水轻寒,又梢梢笔意,纸上堪听。
郭索前尘,争换了春蚕声迸。
不宜画妆楼远黛,只合篷窗弄低暝。
后夜吟镫,为君清讽,想烟荒波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用芦苇笔作画的情景。剪裁青色的芦苇,编织成笔毫,几枝笔在风中依旧显得有力。微微的润色与携带,无法尽述江湖秋天的景影。独特的笔尖工艺让人惊叹,而鼠须制作的笔却感到羞愧,别有一番情趣。认出湘江的竹子削成的笔,五色丝缠绕,花笺在池边浣洗显得格外美丽。笔迹分明似水般轻寒,轻轻的笔意在纸上回响。回首往昔,难以更换春蚕的声音。画妆楼远处的青山不适合,只合适在篷窗下低吟晚霞。夜深时我吟唱,为你清晰地讽刺,想起那烟波浩淼的冷寂。
注释:
- 剪青: 剪裁青色的芦苇。
- 抽管: 抽取笔管,制作笔。
- 织絮: 编织成笔毫。
- 麟角: 指一种珍贵的材料,象征笔的精美。
- 鼠须: 鼠须制作的笔,形容其粗糙与不雅。
- 湘筠: 指湘江的竹子,象征笔的优雅。
- 五色丝缠: 形容笔的装饰华美。
- 浣临池: 在池边浣洗,形容生活的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祥河,清代诗人,擅长写作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景色和人事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书法和绘画的热爱,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个人情感的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芦苇笔的喜爱,以及用笔作画时的感受。开篇描写制作芦苇笔的过程,展现了细致的工艺,诗中通过对比,强调了不同材料笔的优劣。在诗的中间,诗人用“分明似水轻寒”描绘出秋日江湖的冷清和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后半部分通过吟唱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强调了夜晚的静谧和思绪的纷飞。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既有写景的细腻,又有情感的深邃,体现出了清代诗人的艺术追求与审美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剪青抽管: 描绘制作芦苇笔的工序,展现工艺的精细。
- 几枝风力犹劲: 强调芦苇笔在风中的力量与灵动。
- 小润分携: 形容笔墨的轻盈与细腻。
- 写不尽江湖秋影: 隐喻自然景色的博大与难以描绘。
- 麟角嗤工: 笔的精美工艺让人赞叹。
- 鼠须惭雅: 形容其他笔的粗糙与不雅。
- 认湘筠削处: 认出优雅的竹子制作的笔。
- 纸上堪听: 描绘文字在纸上流淌的美丽。
-
修辞手法:
- 比喻: “分明似水轻寒”形象地描绘了笔触的轻盈。
- 对仗: 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将笔的力量与情感赋予,使其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书画的过程,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对自然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人生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青色芦苇: 代表自然的清新与生机。
- 江湖秋影: 象征宁静与思考。
- 五色丝: 代表华美与繁复。
- 烟波: 表达一种虚幻与遥远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制作笔的材料有哪些?
- A. 青色芦苇
- B. 鼠须
- C. 竹子
- D. 以上都是
-
填空题: 诗中提到“分明似水__”,表示笔意轻盈。
-
判断题: 诗人对使用鼠须制作的笔抱有赞赏的态度。 (对/错)
答案:
- D. 以上都是
- 轻寒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张祥河与李白的诗作,两者在描写自然景色的手法上各有千秋,张祥河更注重细腻与情感,李白则更为宏放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