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诉衷情
作者: 李处全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疏烟明淡雨膏如。青入烧痕初。
开到无言桃李,春事喜敷腴。
随杖履,有琴书。酒盈壶。
风前花下,睡起醒时,着我篮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轻烟缭绕,青色的新芽刚刚冒出。桃李花开,春天的景色让人心情愉悦。伴随着行走,手中有琴书,酒满壶。微风拂面,花下酣睡,醒来时,恰好坐上我的篮舆。
注释:
- 疏烟:稀薄的烟雾。
- 明淡雨:清明而柔和的细雨。
- 膏如:形容雨水滋润如膏。
- 青入烧痕初:青色的嫩芽刚刚显露出来,似乎是刚烧过的痕迹。
- 无言桃李:桃花和李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无需多言。
- 敷腴:形容春天的繁荣与丰腴。
- 随杖履:伴随着手杖行走。
- 琴书:指琴和书籍,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
- 酒盈壶:酒满壶,意指心情愉悦。
- 篮舆:指轻便的车子,用于出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处全是宋代的诗人,其作品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自然景观,表现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春天,诗人借助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生活的愉悦。
诗歌鉴赏:
《诉衷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愉悦。开篇以“疏烟明淡雨”描绘出春雨的轻柔,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用“青入烧痕初”形象地表现出新芽的萌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之后,诗人描述桃李盛开的情景,表现出春天的丰盈与生命的繁荣。诗中的“随杖履,有琴书”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琴书代表着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酒盈壶则更是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无忧无虑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鲜活的情感,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诗人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可以说,这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疏烟明淡雨膏如”:描绘春天细雨的轻柔和空气清新的状态。
- “青入烧痕初”:青色的小芽刚刚冒出,象征生机与新生。
- “开到无言桃李”:桃李花开之美,令人无言以对。
- “春事喜敷腴”:春天的丰盈与美好让人心生喜悦。
- “随杖履,有琴书”:闲适的生活,手中有琴书,体现文人风雅。
- “酒盈壶”:酒满壶,象征愉快的心情。
- “风前花下,睡起醒时,着我篮舆”:在花下沉睡,醒来时正好乘着篮舆,描绘了一幅悠闲的生活场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比作膏,表现出其滋润之力。
- 拟人:春天的花朵如同有生命一般,让人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随杖履,有琴书”,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态度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生机与希望。
- 桃李花:代表青春美好与繁荣。
- 琴书: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酒:代表闲适与愉悦的心境。
- 篮舆:象征轻松自在的出行方式。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疏烟明淡雨”中的“疏烟”指的是什么?
- A. 浓烟
- B. 稀薄的烟雾
- C. 暴风雨
-
诗中提到的“琴书”象征什么?
- A. 财物
- B. 文人雅士的生活
- C. 农田
-
诗人在春天的描绘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喜悦
- C. 疲惫
-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将焦点放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上,与李处全的悠闲自得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李处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