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时间: 2025-04-27 23:11: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剪梅
怕听潇潇风过桐。
佳节秋中。
望断征鸿。
一轮明月隔山重。
客邸西风。
小阁帘栊。
倚遍栏干梦亦慵。
枫叶摇红。
秋色偏浓。
桂花采得寄书筒。
代我微衷。
慰尔离悰。
白话文翻译:
我害怕听到秋风萧萧吹过梧桐树的声音。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正值秋天,我望着远方的雁阵,心中充满忧愁。月亮高悬,却在山的那边显得格外遥远。西风吹进客人的住处,小阁楼的帘子轻轻摇曳。我倚着栏杆,梦中也感到懒散。枫叶已经开始变红,秋色愈发浓烈。我采摘了桂花,将其寄托在书筒中,代替我向你表达一丝微弱的心情,来安慰你我之间的离愁。
注释:
- 潇潇:形容秋风的声音,清冷而萧瑟。
- 征鸿:旅途中的大雁,象征离别与思乡。
- 明月:象征思念与团圆,常在诗中用以寄托情感。
- 倚遍栏干:意为倚靠栏杆,形容思念时的无奈与懒散。
- 桂花: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丰收,也是思乡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芍印,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典雅的文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富有浓厚的乡愁和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中秋佳节,诗人因为离乡在外,感受到浓浓的思乡之情,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一剪梅》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惆怅。开篇便以“怕听潇潇风过桐”引入,描绘了一种萧瑟的氛围,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提到“佳节秋中”,在所有的欢庆中,作者却感到孤独,显得格外突兀。诗中“望断征鸿”的意象,生动地表现出羁旅者的无奈与追逐的渴望。
在描写月亮与西风时,诗人以“隔山重”来形容月亮的遥远,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而“客邸西风”则暗示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倚着栏杆的意象,表露出惆怅与无奈,梦中也感到懒散,显出思念的沉重。
后面的“桂花采得寄书筒”传达了一种情感的寄托,桂花在此不仅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也寄托了对离愁的安慰,展示了诗人试图通过自然来传达内心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有秋天的美丽景色,更有深厚的情感,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怕听潇潇风过桐:表达对秋风的恐惧,暗示即将到来的悲伤。
- 佳节秋中:在美好的节日中感受到的孤独。
- 望断征鸿:遥望离去的大雁,感受到无尽的思念。
- 一轮明月隔山重:月亮在远处,象征着遥不可及的团圆。
- 客邸西风:身处他乡,感受到的孤独。
- 小阁帘栊:描写环境的细腻,增添诗意。
- 倚遍栏干梦亦慵:思念让人懒散,梦中也不再清醒。
- 枫叶摇红:秋天的颜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秋色偏浓:秋天的色彩越发浓烈,暗示思念的加深。
- 桂花采得寄书筒:桂花象征思念,寄托情感。
- 代我微衷:表达对对方的思念与关怀。
- 慰尔离悰:希望能安慰对方的离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月隔山重”比喻思念的遥远与沉重。
- 拟人:如“枫叶摇红”使自然景物具有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常有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惆怅,反映了人们在特定节日里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 潇潇风:象征孤独与忧伤。
- 征鸿:象征离别与思乡。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 枫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成熟。
- 桂花:象征纯洁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怕听潇潇风过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怒火 -
诗中提到的“桂花”象征了什么? A. 财富
B. 思念与情感
C. 权力 -
“倚遍栏干梦亦慵”的意思是? A. 梦想成真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因思念而感到懒散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一剪梅》都表现了思乡情感,但《静夜思》更直接,而《一剪梅》则通过自然景象隐喻情感。
- 《江雪》通过孤独的环境反映出内心的孤寂,与《一剪梅》的乡愁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