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时间: 2025-01-26 00:15:46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桂花
作者: 姜夔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
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
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
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
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
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
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
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
白话文翻译:
在空旷的山中寻觅桂树,折下一枝香气,思念故人。故人隔着秋水,远望时不禁皱眉。南山北山的道路,仿佛花香如同行云飘散。站在阑干旁望着双桨划水,农田的枝头静静等待着您。西泠边荫下,歌舞声声,夜夜明月似乎在怨恨。抛弃玉佩,香气尽散,化作秋日的尘埃。楚地的曲调在秋天显得更加凄苦,寂静中再也听不见。来这里吟咏,绿草之下,凉风轻拂着衣裳。
注释:
- 空山:指无人居住的山,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桂树:象征着思念,桂花的香气引发对故人的回忆。
- 秋水:代指隔着的距离,既是自然的河流也是心灵的隔膜。
- 阑干:指楼台的栏杆,表现出诗人的独立和思念的情感。
- 楚调:指楚地的音乐,常带有悲伤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词人、诗人和音乐家。其诗词具有独特的风格,常常蕴含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漂泊之时,姜夔因政治原因流亡,常常思念故人和家乡,诗中隐含着对故土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桂花》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诗的开头,诗人身处空山之中,寻觅桂树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花香成为思念的寄托,故人隔水而望,情感的隔阂在此显现。南山北山的路,象征着遥远的距离与流逝的时光,花香如云,轻盈而飘散,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阑干之上,诗人凝望着双桨,思念之情愈加浓烈,似乎在等待某个归来的身影。
随着诗意的展开,西泠的歌舞与明月形成对比,象征着繁华与孤独的交织。弃捐玉佩、香尽作尘,表达了对往昔的无奈与告别,秋天的楚调更显得清苦,诗人的内心在寂寥中愈加沉重。最后以凉风吹拂衣裳作为结束,虽有自然的抚慰,但心中的孤独与思念依然无法摆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深邃,也反映了自然与人心的紧密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山寻桂树:在空旷的山中寻找桂树,表现孤独和思念。
- 折香思故人:折下一枝桂花,香气唤起对故人的思念。
- 故人隔秋水:与故人隔着河水,暗示距离与心灵的隔阂。
- 一望一回颦:远望之时不禁皱眉,流露出惆怅与忧愁。
- 南山北山路:南北山路象征着遥远的旅途和无尽的思念。
- 载花如行云:花香飘散如行云,表达了思念的轻盈与无形。
- 阑干望双桨:在阑干边望着划水的双桨,渴望与友人重聚。
- 农枝储待君:农田的枝头静静等待着你,隐含着对友人的期待。
- 西泠荫歌舞:西泠的荫蔽处,有歌舞的热闹,形成孤独的对比。
- 夜夜明月嗔:每夜明月似乎在怨恨,暗示思念的苦涩与无奈。
- 弃捐頳玉佩:抛弃了玉佩,象征着对往昔的放下。
- 香尽作秋尘:香气散尽,化作秋日的尘埃,表现流逝的时光。
- 楚调秋更苦:楚地的曲调在秋天显得更加凄苦,感情加深。
- 寂寥无复闻:孤独的环境中再也听不到音乐,增添了孤寂感。
- 来吟绿业下:来到这里吟咏,寻找一丝慰藉。
- 凉风吹练裾:凉风轻拂着衣裳,似乎带来一丝清凉的抚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桂花的香气,表达情感的细腻。
- 拟人:明月似乎在怨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南山北山、阑干双桨,增强了诗的对称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故人和故土的深切思念,借助桂花的香气和自然景色,展现了孤独与惆怅的情感。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诗人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着思念、友情,代表着美好的回忆。
- 秋水:象征距离与隔阂,隐喻情感的无奈。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常常与夜晚的寂静相伴。
- 凉风:象征自然的抚慰与心灵的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桂树”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思念
c) 友谊 -
诗人通过“弃捐玉佩”表达了什么? a) 拒绝财富
b) 对往昔的放下
c) 对故人的怀念 -
诗中“楚调秋更苦”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平静
答案:
- b) 思念
- b) 对往昔的放下
- b) 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同样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描绘了月下对兄弟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桂花》: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但前者更直接,后者则通过自然意象隐晦地传达情感。
- 《月夜忆舍弟》与《桂花》:都在月光下思念亲人,前者偏向亲情,后者则更侧重友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