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朴翁卧龙山》

时间: 2025-01-11 05:22:14

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

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

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朴翁卧龙山
作者:姜夔 〔宋代〕
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
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
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

白话文翻译:

在平坦的原野上,龙的尾巴蜿蜒曲折,屋檐高出翠绿的山峦。
远望青山,心中怜惜那抹遥远的绿色,坐在树下,感受到春天的归来。
草丛与平坦的吴地相连,海鸥忘却了霸越的阴谋。
午后的凉风中,松树的影子摇曳不定,白衣僧人对着禅衣在静坐。

注释:

  1. 龙尾:指山脉的形状像龙的尾巴,蜿蜒起伏。
  2. 檐牙:房屋的檐角,形容高耸的屋檐。
  3. :怜惜、爱惜。
  4. 草合:草丛生长茂密,形成一道景观。
  5. 吴路:指古代吴国的道路,象征着平坦的地方。
  6. :海鸥,象征自由与无拘束。
  7. 霸越:指越国的霸权,隐喻争斗与权谋。
  8. 白羽:指白衣僧人,象征清净与超脱。

典故解析:

“霸越机”提及了历史上吴与越国的斗争,代表着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诗中对自然的描写与对历史的隐喻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情怀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夔(1155-1221),字尧臣,号白石,晚号六如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擅长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姜夔的《同朴翁卧龙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山川的壮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接下来的句子“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则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感悟。在“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中,诗人用海鸥的自由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反映出他对权力争斗的厌倦与超然。最后一句“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则以静谧的午后和禅宗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龙尾回平野”:描绘山脉蜿蜒起伏,犹如龙的尾巴。
    • “檐牙出翠微”:高耸的屋檐在青山背景下显得更加挺拔。
    • “望山怜绿远”:远望青山,心生怜惜之情。
    • “坐树觉春归”:坐在树下,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草合平吴路”:草丛茂盛,连接着吴国的平坦道路。
    • “鸥忘霸越机”:海鸥忘却了权谋争斗,象征自由。
    • “午凉松影乱”:午后凉风中,松树影子摇曳不定。
    • “白羽对禅衣”:白衣僧人静坐,象征宁静与超脱。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脉比作龙的尾巴,生动形象。
    • 拟人:鸥“忘”去权谋,赋予了海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韵律和谐。
  3.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纷争的厌倦。

意象分析:

  • :象征力量与尊贵,代表自然的壮丽。
  • 绿:象征生机与希望,表达对生命的热爱。
  • :象征自由与无拘束,反映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 白羽:象征清净与超然,传达对禅宗思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龙尾”比喻什么?

    • A. 山脉
    • B. 江河
    • C. 海洋
    • D. 风的形状
  2. “鸥忘霸越机”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自然
    • B. 权力争斗
    • C. 友情
    • D. 家庭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诗词对比

  • 比较姜夔的《同朴翁卧龙山》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姜夔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的气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总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姜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