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洽久志弥喻,钝根尘易侵。
那堪暂离索,摇落对秋深。
渐老衰偏觉,向山悲且吟。
昨来缄数字,应感恤初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诗的开头提到自己志向虽久,但因根基不深,容易被尘世的干扰所侵扰。接着表达了在这个深秋时节,面对暂时的离别,内心感到更加无奈和凄凉。随着年岁渐长,衰老的感觉愈加明显,面对山川也不禁悲伤吟唱。最后一联提到,最近收到的书信中,或许是对初心的怜惜与关怀。
注释
- 洽久:指志向已久,广泛而深远。
- 弥喻:比喻、暗喻。
- 钝根:根基不深,指人对事物理解不够深入。
- 尘易侵:指世俗的干扰容易侵入内心。
- 那堪:怎能忍受。
- 摇落:形容心情的摇摆与无奈。
- 渐老:逐渐变老。
- 衰偏觉:衰老的感觉愈加明显。
- 缄数字:指书信的内容。
典故解析
- 初心:常用来指最初的志向和心愿,强调保持初心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今沼,明代僧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对人生的思考与宗教的感悟。其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常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个人面临人生变化之际,或许是因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亲友的思念而作,反映了对岁月流逝与初心不忘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大牛师以书示却答》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诗人以质朴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初心的守护。开篇提到“洽久志弥喻”,即对理想的追求已久,但“钝根尘易侵”则表现出对自身能力的自省,暗示着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外界的干扰可能会影响到初心的坚守。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反思,也引发读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接下来的“那堪暂离索”,诗人以深秋的背景,渲染出一种离别的惆怅,随着季节的变迁,心情愈加沉重。诗中的“渐老衰偏觉,向山悲且吟”,透露出一种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和感伤。最后的“昨来缄数字”,则是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初心的感怀,体现了人对情感的珍视与对过往的缅怀。
整首诗以秋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氛围,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自我内心的追问,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洽久志弥喻:志向已久,意图渐明。
- 钝根尘易侵:根基不深,尘世的困扰易于侵扰内心。
- 那堪暂离索:怎能忍受暂时的离别与索求。
- 摇落对秋深:在深秋之际,心情摇摆不定。
- 渐老衰偏觉:随着年岁渐长,愈发感到衰老。
- 向山悲且吟:面对山川,吟唱出内心的悲伤。
- 昨来缄数字:近日收到的书信,寄托着深情。
- 应感恤初心:或许是对初心的关怀与怜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钝根尘易侵”,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脆弱。
- 对仗:如“渐老衰偏觉,向山悲且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秋天、山川等自然意象,承载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人生的感慨,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初心的珍视和守护。诗人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普遍的人生哲理,引发读者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人生的衰老与时光的流逝。
- 山:代表着坚定与永恒,诗人向山吟唱,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 书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初心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钝根尘易侵”的意思是: A. 根基深厚
B. 容易被世俗侵扰
C. 不容易被影响 -
“那堪暂离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无奈与惆怅
C. 喜悦 -
诗中的“向山悲且吟”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内心的悲伤与孤独
C. 对他人的思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秋夕》杜甫:以秋天为背景,表现孤独与感伤。
诗词对比
- 《登高》王勃:同样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现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伤。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