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

时间: 2025-01-26 23:30:35

江到海门尽,樵岩江上浮。

苍松包古寺,清磬响中流。

星月双峰冷,烟波四面秋。

凌晨望初日,更上最高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到海门尽,樵岩江上浮。
苍松包古寺,清磬响中流。
星月双峰冷,烟波四面秋。
凌晨望初日,更上最高楼。

白话文翻译:

江水流到海门的尽头,樵夫和岩石在江面上漂浮。
苍翠的松树环绕着古老的寺庙,清脆的磬声在水中回荡。
星星和月亮映照着两座冷峻的山峰,烟雾笼罩着四面,透露出秋天的气息。
清晨时分,仰望初升的太阳,我再往更高的楼上攀登。

注释:

字词注释:

  • 海门:指江水流入海洋的地方。
  • 樵岩:樵夫和岩石,这里指在江面上漂浮的樵夫和岩石。
  • 苍松:青翠的松树。
  • 古寺:古老的寺庙。
  • 清磬:清脆的磬声。
  • 双峰:两座山峰。
  • :指山峰的清冷。
  • 烟波:烟雾和波浪,形容秋天的水面。
  • 初日:指刚升起的太阳。
  • 最高楼:指高楼,象征追求更高的境界。

典故解析:

  • 诗中没有特别的典故,但表达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处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文泰,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清晨,诗人或游历于焦山,目睹江海汇流,感受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焦山》是一首清新脱俗的山水诗,融汇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描绘了焦山的自然景观,后四句则转向诗人的情感体验与哲思。开头两句,诗人以江水与海门为引,展现出一幅开阔的自然图景,樵夫和岩石在江上流动,似乎在描绘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接着,苍松与古寺相映成趣,清响的磬声充满了禅意,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后半部分,星月与冷峻的双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在自然中人类的渺小与孤独,烟波四面则传递出一种秋天的惆怅。最后一联,诗人抬头望向初升的太阳,表达了对新一天的期待与向上的追求,"更上最高楼"不仅是对自然的探索,也是对人生理想的向往。整首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到海门尽:江水流入海门,象征生命的终点。
  • 樵岩江上浮:樵夫与岩石漂浮在江面,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苍松包古寺:苍翠的松树环绕着古寺,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清磬响中流:清脆的磬声在水中流淌,增加了诗的音乐感。
  • 星月双峰冷:星星和月亮照耀着冷峻的双峰,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烟波四面秋:四周烟波缭绕,暗示着秋天的到来,令人感伤。
  • 凌晨望初日:清晨时分仰望初升的太阳,传递出希望与新生。
  • 更上最高楼:向更高的楼层攀登,象征着追求理想与人生的探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星月双峰冷,烟波四面秋”,形成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与象征:江水、苍松、清磬等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流动、精神的寄托与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热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推移。
  • 苍松:代表坚韧与长青的精神。
  • 古寺:人文历史的象征,承载着传统与信仰。
  • 星月:象征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变化。
  • 烟波:秋天的愁绪,象征着人生的感伤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樵岩”指什么?

    • A. 樵夫和岩石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乐器
  2. 诗中“清磬响中流”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寂静无声
    • B. 悠扬的音乐
    • C. 人声鼎沸
  3. “更上最高楼”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追求理想
    • B. 避免麻烦
    • C. 结束旅行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比较熊文泰的《焦山》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均描写山水之美,但《焦山》更注重于对人文景观的传达,而《鹿柴》则更多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山水诗的艺术》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