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陪王卿游瞩》

时间: 2025-04-27 11:40:10

形迹虽拘检,世事澹无心。

郡中多山水,日夕听幽禽。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杂花芳意散,绿池暮色沉。

君子有高躅,相携在幽寻。

一酌何为贵,可以写冲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园陪王卿游瞩
韦应物 〔唐代〕

形迹虽拘检,世事澹无心。
郡中多山水,日夕听幽禽。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杂花芳意散,绿池暮色沉。
君子有高躅,相携在幽寻。
一酌何为贵,可以写冲襟。

白话文翻译

尽管身处拘谨的环境,但我对世事却没有太多的挂念。这里的山水风光非常迷人,日夜都有鸟儿的幽鸣。偶尔在书阁中闲暇书写,或是在园林中欣赏春天的景色。杂花的芳香四散,绿池在傍晚的昏沉中更显宁静。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我们携手在幽静的地方寻求真谛。喝一杯酒又有什么珍贵的呢?只要能够畅快地倾诉心声,就已足够。

注释

  • 形迹:指人的形象和行为,形容拘谨的状态。
  • 拘检:拘束和检点,指受到限制。
  • 世事:指世俗的事务,通常带有繁杂的含义。
  • 郡中:指所在的行政区(郡),这里指作者的居住地。
  • 幽禽:指幽静环境中的鸟类,形容鸟鸣声清幽动听。
  • 几阁:指书房或书阁,表示书写的地方。
  • 杂花:形容各种花卉,生动的春天景色。
  • 高躅:指君子高尚的志向和情操。
  • 冲襟:指心境的开阔和清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字子云,号简斋,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兼具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展现了高洁的品格和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诗作于韦应物陪王卿游览南园时,反映了他在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以及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这首诗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也蕴含了朋友相聚时的愉悦与思考,适应当时文人雅士追求清净生活的风尚。

诗歌鉴赏

《南园陪王卿游瞩》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友谊的诗,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全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细腻的人物情感,展现了一种放松和闲适的生活态度。开篇以拘谨的形象引入,暗示了诗人对外界的淡然,随后通过“郡中多山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氛围。诗中不仅有声的描写,如“日夕听幽禽”,还有色的描绘,如“杂花芳意散,绿池暮色沉”,将春光与黄昏的景色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心境的恬淡与高远。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君子有高躅,相携在幽寻”的描写,强调了友情的重要和高尚的志向,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与理想。而“可以写冲襟”一句则是对饮酒的哲学思考,表明作者认为真正的快乐与价值在于心灵的畅快,而非酒的珍贵,反映了他对物质的淡薄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形迹虽拘检:虽然身处拘束的环境。
  2. 世事澹无心:对世俗事务的淡漠与无心。
  3. 郡中多山水:当地山水风光美丽。
  4. 日夕听幽禽:日夜听到鸟儿的幽鸣声。
  5. 几阁文墨暇:偶尔在书阁中写作或休闲。
  6. 园林春景深:春天的园林景色丰美。
  7. 杂花芳意散:多种花香四散飘荡。
  8. 绿池暮色沉:傍晚的绿池显得更加沉静。
  9. 君子有高躅:君子有高尚的情操。
  10. 相携在幽寻:携手在宁静的地方寻求真理。
  11. 一酌何为贵:饮酒的珍贵与否。
  12. 可以写冲襟:只要心情畅快,便是最珍贵的。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杂花芳意散”形象地描绘春天的气息。
  • 拟人:鸟儿的鸣叫被描绘成幽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君子有高躅,相携在幽寻”,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反映了其内心的宁静与高洁的情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
  • 幽禽:代表自然中的灵动之美,寓意心灵的自由。
  • 杂花:象征春天的繁盛与美丽,传递生机与希望。
  • 绿池:象征深沉与宁静,反映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韦应物
    D. 白居易

  2. “日夕听幽禽”中的“幽禽”指的是什么? A. 幽静的鸟类
    B. 美丽的花
    C. 宁静的池塘
    D. 高大的树木

  3. 诗中提到的“君子有高躅”意指: A. 君子有高尚的情操
    B. 君子有很高的地位
    C. 君子有很多朋友
    D. 君子有远大的理想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 《鸟鸣涧》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与《南园陪王卿游瞩》都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但《春夜喜雨》更多展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生活的希望,而《南园陪王卿游瞩》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友谊的珍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