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七》

时间: 2025-01-11 09:09:54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

法身通照没吾伊。

念念体分同异。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

往来诸用不相知。

生死谁能碍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没吾伊。念念体分同异。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往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和众生的寿命,不必在意彼此的高低之分。法身的存在可以照见所有,彼此之间没有真实的分隔。每一个念头的存在都是同一体的分裂与聚合。你所看到的,从来不是真实的存在;你所听到的,也未必是绝对的非。生活中的相互交往常常是无知的,生与死又能有什么障碍呢?

注释:

  • 众生:指所有生命,广泛而言包括人类和其他生物。
  • 法身:佛教术语,指真理的本体或佛的真实存在。
  • 念念:每一个念头,强调思想的流动性。
  • 是是非非:指事物的真实与虚幻,真与假之间的界限。
  • 生死:指生命的开始与结束,这里是对生死无碍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伯端,宋代诗人,擅长道教与佛教哲理的诗歌,作品多探讨人生、宇宙与哲学问题,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伯端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中,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动荡与个人精神的追求相交织,反映了对生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探讨了存在的本质,强调了个体与众生之间的无我观念。在对生命的理解上,诗人认为寿命的长短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心灵的觉悟。诗中提到的“法身通照”,体现了佛教的无我思想,揭示了存在的真相。诗的后半部分提出了对生与死的思考,表现出对生命轮回的超然态度,暗示了生死不过是表象,内心的宁静才是追求的目标。全诗充满哲理,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强调人活着的时间不必在意他人的地位。
    • “法身通照没吾伊。”:法身的普遍存在使得个体的差异消失。
    • “念念体分同异。”:每个念头虽分开,但本质上是同一体的表现。
    •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所见的和所闻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 “往来诸用不相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常是无知的。
    • “生死谁能碍你。”:生与死的界限并不能对真正的自我造成困扰。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高低”与“法身”的对比,突出了内在的统一。
    • 反问:如“见是何曾是是”,引导读者思考事物的真实与虚幻。
    • 排比:整首诗通过对称的句式增强了哲理的表达。
  •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生命的本质和人我之间的关系,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心灵的觉悟比世俗的比较更为重要。

意象分析:

  • 众生:象征生命的连结与共通。
  • 法身:象征真实存在的本体,体现佛教的无我思想。
  • 念念:象征思想的流动与变化,暗示心灵的不可捉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法身”指的是什么?

    • A. 佛的真实存在
    • B. 世俗的地位
    • C. 生命的长度
    • D. 个人的欲望
  2. 诗中“生死谁能碍你”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生死是最重要的
    • B. 生与死的界限是虚幻的
    • C. 生命的长度最重要
    • D. 生死是可怕的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将进酒》李白
  • 《题临安邱司马》林升

诗词对比

  • 张伯端的《西江月 其七》与李白的《将进酒》均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但张伯端更侧重于内心的觉悟,而李白则强调对生活的豪情与畅快。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哲理深邃,后者激情四溢。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分析与作品解读。
  • 《佛教哲学与文学》:探讨佛教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鉴赏与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