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发运路昌衡淮见山堂》

时间: 2025-01-27 03:29:23

叠石初成得赐环,未应苔藓上苍颜。

据鞍华岳旌旄里,回首淮山梦想间。

烽火日传西塞静,丘陵应伴壮心闲。

终南太白皆公有,肯向庭中更作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见山堂
作者: 苏辙 〔宋代〕

叠石初成得赐环,
未应苔藓上苍颜。
据鞍华岳旌旄里,
回首淮山梦想间。
烽火日传西塞静,
丘陵应伴壮心闲。
终南太白皆公有,
肯向庭中更作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山堂上,回望远山的情景。诗人感叹在初次看到桂环(或许是指某种美丽的风景)时,石头已经叠起,而不应让苔藓覆盖它的面容。骑在马鞍上,望着华岳的旌旗,心中思绪万千,仿佛在梦中回到淮山。烽火连天的战事传来,西塞山依旧静谧,四周的丘陵也似乎让人放松心情。终南山和太白山都是大家的风景,难道还要在自己的庭院里再造一座山吗?

注释:

  • 赐环:指美丽的风景或环绕的山势。
  • 苍颜:指苍老的面容,这里比喻山石上长出的苔藓。
  • 华岳:即华山,五岳之一,象征高大伟岸的山脉。
  • 烽火:指战事或动乱,烽火相连,表示战乱频繁。
  • 西塞:指西边的山,通常象征宁静之地。
  • 终南太白:终南山和太白山是著名的山脉,常被文人歌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览山堂时,表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对时局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壮丽山河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心境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叠石初成得赐环”,诗人用“赐环”来形容山势的美丽,展现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之情。接着“未应苔藓上苍颜”,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据鞍华岳旌旄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诗人骑马在华岳之下,旌旗飘扬的场景令人向往,同时也引发了他对故乡淮山的思念。“烽火日传西塞静”,用“烽火”象征着战乱,而“西塞静”则体现了一种宁静的反差,诗人心中感受到的时局动荡与内心的安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终南太白皆公有,肯向庭中更作山”则是对个人抱负的反思,诗人意识到真正的壮丽与伟大并不在于私人的拥有,而在于对自然的欣赏与对社会的责任感。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描绘了壮丽的山水,又传递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宽广,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叠石初成得赐环:描绘山石初成的景象,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2. 未应苔藓上苍颜:反映时间的流逝,感慨岁月在山石上留下的痕迹。
  3. 据鞍华岳旌旄里:诗人骑马在华岳之下,展现出一幅壮观的景象。
  4. 回首淮山梦想间: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5. 烽火日传西塞静:战乱的传闻与西塞山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6. 丘陵应伴壮心闲:在宁静的丘陵中,诗人的壮志得以放松。
  7. 终南太白皆公有:强调自然的伟大与公共的美好。
  8. 肯向庭中更作山:反思私欲与个人的局限,强调对自然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赐环”比喻美丽的景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终南太白皆公有,肯向庭中更作山”,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衬:通过“烽火”与“静”的对比,突出战争与和平的对立。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思索,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稳固与永恒,是自然的伟大体现。
  2. :代表着经历时间洗礼的坚韧。
  3. 华岳: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4. 苔藓: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5. 烽火:象征着动乱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岳”指的是哪座山? A. 泰山
    B. 华山
    C. 峨眉山
    D. 黄山

  2. “烽火日传西塞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乱的渴望
    B. 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思考
    D. 对故乡的怀念

  3. 诗中提到的“终南太白”象征着什么? A. 个人的抱负
    B. 公共的美好
    C. 自然的伟大
    D. 战争的宁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苏辙的《次韵发运路昌衡淮见山堂》都展现了对山水的赞美,但前者更侧重于哲理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依恋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