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 其四》

时间: 2025-01-27 05:49:17

琼台瑶圃西,弱水扶桑东。

飙轮歘上征,八龙俨来从。

整佩访金母,弭节朝玉童。

津津九霞觞,粲粲方诸宫。

授以至道言,所济良无穷。

却驭俯倒景,八表空冥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琼台瑶圃西,弱水扶桑东。
飙轮歘上征,八龙俨来从。
整佩访金母,弭节朝玉童。
津津九霞觞,粲粲方诸宫。
授以至道言,所济良无穷。
却驭俯倒景,八表空冥濛。

白话文翻译

琼台和瑶圃在西方,弱水流向扶桑的东方。
风驰电掣,快速上路,八条龙在前方整齐地跟随。
整装打扮,去拜访金母,停下节令,朝见玉童。
饮着美酒,九霞的酒杯,华美的宫殿闪耀光芒。
传授给我至理的言语,所得到的帮助是无穷无尽的。
驾驭着马车,俯瞰四周的景色,八方空灵而迷蒙。

注释

字词注释:

  • 琼台:指美丽的宫殿。
  • 瑶圃:指美好的园圃。
  • 弱水:传说中的水,象征着难以逾越的界限。
  • 扶桑:传说中的东方神树。
  • 飙轮:快速的轮子,指代迅疾的行程。
  • 金母:神话中的女神,代表丰饶和智慧。
  • 玉童:指年轻的神仙或童子,象征纯洁和灵性。
  • 方诸宫:指美丽的宫殿。
  • 至道言:至高无上的道理或智慧。
  • 八表:指四周各方,形容周围的空旷。

典故解析:

  • “金母”与“玉童”的形象源于道教文化,象征着求道者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
  • “弱水”、“扶桑”等词汇则体现了古代神话中对世界的理解和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称是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对道教文化及古典文学有深厚的造诣。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风格多以清新、洒脱著称。

创作背景:
《步虚词 其四》写于明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之际,诗人通过对虚幻世界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步虚词 其四》是一首富有神秘色彩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幅超然脱俗的仙境图景。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古代神话与个人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开篇即以“琼台瑶圃”引出一个美丽的境界,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接着通过“弱水扶桑”进一步传递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在诗的中段,诗人描绘了“整佩访金母”,这不仅是对神明的朝拜,更是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通过“津津九霞觞”,诗人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由的饮酒宴乐之景,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最后两句则将诗歌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对宇宙万象的深邃观察,展现出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孤独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与情感的表达上,展现出一种空灵而又深邃的哲理,给读者以无尽的思考空间和想象余地。诗人通过对道教文化的引入,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其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琼台瑶圃西,弱水扶桑东。: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境,展示出诗人向往的美好世界。
  • 飙轮歘上征,八龙俨来从。:形象化地表示了快速的行程和神秘的随行者,增强了诗的动感。
  • 整佩访金母,弭节朝玉童。:表达了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神秘力量的敬仰。
  • 津津九霞觞,粲粲方诸宫。:展现了饮酒作乐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授以至道言,所济良无穷。:强调了智慧的无尽与价值,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
  • 却驭俯倒景,八表空冥濛。:表现了对宇宙的深邃思考,反映出人的渺小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琼台瑶圃”比喻理想的境界。
  • 拟人:如“八龙俨来从”,赋予龙以随行的特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理想境界与智慧的追求,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和谐与智慧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琼台:象征着美好与理想的境界。
  • 弱水:代表着人生中难以逾越的障碍。
  • 金母/玉童:象征着智慧与真理的追求。
  • 九霞觞:象征着欢愉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琼台瑶圃”所描述的是什么? a) 现实的地方
    b) 理想的境界
    c) 历史遗址
    d) 自然景观

  2. 诗中提到的“金母”代表什么? a) 财富
    b) 智慧
    c) 权力
    d) 友谊

  3. 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安宁

答案:

  1. b) 理想的境界
  2. b) 智慧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王称的《步虚词 其四》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前者更加注重对宇宙的深邃思考,而后者则强调及时行乐的态度。两者在意象构建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个性。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集》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中国古典诗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