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漏箭声中断角哀,界窗犹有月徘徊。
心兵休为一蚊动,句法却从孤雁来。
漱罢玉池甘似醴,梦余金鼓辩如雷。
夜长展转添许事,推枕萧然一笑咍。
白话文翻译:
在漏水声中,听到哀伤的角声,窗外依然有月亮徘徊。
心中不再因一只蚊子的叮咬而动怒,诗句的灵感却是从孤雁飞来。
漱口后,觉得水甘甜如美酒,梦中听到金鼓声如雷响。
漫漫长夜辗转反侧,推开枕头,轻轻一笑。
注释:
- 漏箭声:指漏水声,形容夜晚的寂静。
- 角哀:古乐器角,声调悠扬,带有哀伤之感。
- 界窗:窗户的边界,这里指窗外的景象。
- 心兵:心中的烦恼与情绪。
- 蚊动:被蚊子叮咬而生气。
- 孤雁:指孤独的雁群,象征孤独与思念。
- 漱罢:漱口后。
- 玉池:指清澈的水,象征纯净。
- 甘似醴:形容水的甘甜,醴为甜酒。
- 金鼓辩如雷:梦中金鼓声如雷鸣般响亮。
- 夜长展转:漫漫长夜辗转难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争频繁的年代,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探寻。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宁静与孤独,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感受。开篇“漏箭声中断角哀”以声音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角声的哀伤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而“界窗犹有月徘徊”则为这份孤独增添了一丝幽美的情境,月光的徘徊似乎在陪伴着孤独的心灵。
“心兵休为一蚊动”表达了作者在静夜中对外界的无所谓,显得心态平和,而“句法却从孤雁来”则暗示了创作灵感的来源,孤雁的孤独与思念与作者的内心感受相呼应。
接下来的句子“漱罢玉池甘似醴”通过对水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清新与舒畅,而“梦余金鼓辩如雷”则将梦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梦中的声音仿佛在提醒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结尾“夜长展转添许事,推枕萧然一笑咍”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漫长的夜晚中,尽管有许多思绪,但最终选择了以一种淡然的态度对待,轻轻一笑,似乎在释然与放下。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与静谧中对生命和创作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漏箭声中断角哀:在漏水声中听到了哀伤的角声,渲染出夜晚的静谧与悲伤气氛。
- 界窗犹有月徘徊:窗外的月亮仍在徘徊,象征着孤独的陪伴。
- 心兵休为一蚊动:内心的烦恼不再因蚊子的叮咬而动怒。
- 句法却从孤雁来:诗句的灵感却是从孤雁的飞翔中获得。
- 漱罢玉池甘似醴:漱口后,水的甘甜如美酒般令人愉悦。
- 梦余金鼓辩如雷:梦中听到金鼓声响亮如雷,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 夜长展转添许事:漫漫长夜辗转反侧,心中思绪繁杂。
- 推枕萧然一笑咍:轻轻推开枕头,微微一笑,似乎释然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甘似醴”,用醴比喻水的甘甜。
- 拟人:月亮的徘徊,赋予了月亮生命。
- 对仗:如“夜长展转添许事,推枕萧然一笑咍”,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以及在静谧夜晚中内心的沉思与释然,展现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漏箭声:象征夜晚的静谧与孤独。
- 月:象征着孤独的陪伴与思念。
- 孤雁:寓意孤独与思念,传达内心的感受。
- 玉池:象征清新与纯净,反映心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漏箭声”指的是什么声音?
- A. 水声
- B. 风声
- C. 鸟鸣声
-
“心兵休为一蚊动”中的“蚊”指的是?
- A. 一种昆虫
- B. 一种情绪
- C. 一种动物
-
诗中提到的“孤雁”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快乐
- C. 友谊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睡觉》:两者均描绘了夜晚的情感,但《静夜思》更偏向于思乡情怀,而《睡觉》则探讨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