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雨》

时间: 2025-01-26 00:48:05

喜见兰芽吐玉。

晚淖花气敛,眠方足。

体倦略施膏沐。

消受酒滟盈樽,香温透幄。

别来愁绪万斛。

知日宽腰束。

还想望密欢,何时续。

怕再到、小楼前,空剩莓砌铺青,蕉窗掩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见兰芽吐玉。晚淖花气敛,眠方足。体倦略施膏沐。消受酒滟盈樽,香温透幄。别来愁绪万斛。知日宽腰束。还想望密欢,何时续。怕再到小楼前,空剩莓砌铺青,蕉窗掩绿。

白话文翻译:

我欣喜地看到兰芽吐出嫩绿的玉色。傍晚时分,花香渐渐消散,我刚刚入睡,身体感到疲倦,稍微涂抹一点香膏。饮酒时酒杯满盈,香气透过帐篷而来。分别后愁绪如万斛重。知道日子渐宽松,仍旧想要密切的欢聚,不知何时才能续前缘。害怕再回到小楼前,只剩下莓苔铺就的青石路,蕉窗紧闭,绿影重重。

注释:

  • 兰芽:指兰花的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晚淖:指傍晚的水面,诗中暗指傍晚的宁静与清新。
  • 膏沐:涂抹香油,表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向往。
  • 滟盈樽:形容酒杯满盈,意指酒量充沛,气氛愉悦。
  • 万斛:形容愁绪极重,万斛是古代的重量单位,这里比喻愁苦之深。
  • 莓砌:指用莓苔铺成的石阶,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他的诗歌通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语言优美,意象生动。

创作背景:

《芭蕉雨》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诗人常常受到自然环境与个人情感的影响,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芭蕉雨》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描绘兰芽吐玉的自然景象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以“雨”作为一大主题,雨滴落在芭蕉叶上,声音清脆,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期待。诗中“别来愁绪万斛”的描写,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对分离的无奈与渴望重聚的情感。通过描绘晚上的宁静与花香,诗人将个人的思绪与自然的变化结合,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同时,诗中“蕉窗掩绿”的意象,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又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歌运用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喜见兰芽吐玉:表达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自然的喜悦。
  2. 晚淖花气敛,眠方足:描绘了傍晚的宁静与花香的消散,诗人感到疲倦,似乎进入了梦境。
  3. 体倦略施膏沐:说明诗人在疲惫中稍微享受生活的奢侈。
  4. 消受酒滟盈樽,香温透幄:饮酒时的愉悦与香气的弥漫,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5. 别来愁绪万斛:表明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与无奈。
  6. 知日宽腰束:感叹日子渐宽松,内心却仍渴望欢聚。
  7. 还想望密欢,何时续:对未来团聚的期盼,充满了不确定性。
  8. 怕再到小楼前,空剩莓砌铺青,蕉窗掩绿: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叹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兰芽吐玉”比喻新生命的萌芽,象征希望。
  • 拟人:花香的“敛”表现出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运用了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渴望,情感细腻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兰芽:象征生命与希望。
  2. 晚淖:代表宁静与温柔的氛围。
  3. :象征欢乐与享受。
  4. 蕉窗:象征封闭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兰芽”象征什么?

    • A. 生命与希望
    • B. 难忘的回忆
    • C. 哀伤的情感
  2. 填空题:诗中“别来愁绪万斛”形容的是诗人的____。

  3. 判断题:诗中“蕉窗掩绿”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 (对/错)

答案:

  1. A
  2.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也表达了对往事的深情怀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蕴含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芭蕉雨》《如梦令》:两者都在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芭蕉雨》更侧重于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如梦令》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孤独与愁苦。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