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公挽辞 其四》

时间: 2025-04-28 19:36:39

富贵风波静,文章态度清。

有缘登相府,无日出都城。

彝鼎垂行止,金珠照死生。

百年留不住,广阜暮烟横。

意思解释

王岐公挽辞 其四

作者: 黄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富贵风波静,文章态度清。
有缘登相府,无日出都城。
彝鼎垂行止,金珠照死生。
百年留不住,广阜暮烟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处富贵与风波之间的人,内心却是淡泊宁静的。能够跻身相府的人,虽有机会,却始终无法摆脱都城的繁忙与喧嚣。古老的彝鼎象征着地位的巩固,金珠则闪耀着生与死的哲理。最终,人生短暂,无法留住百年时光,眼前的广阔天地弥漫着暮霭,令人感到惆怅。

注释:

  • 富贵:指富裕和显赫的地位。
  • 风波:比喻世事的变幻与纷扰。
  • 文章:指文学修养与风度。
  • 相府:指宰相的府邸,象征权力与地位。
  • 彝鼎:古代用于祭祀的器物,象征权威与地位。
  • 金珠:象征财富与荣耀。
  • 百年留不住: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广阜:指广阔的地方。
  • 暮烟:指黄昏时分的烟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作品常带有对人生、权力和荣华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是对王岐公的挽辞,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权力虚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中“富贵风波静,文章态度清”一句,表现了在喧嚣的权力中心中,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显示出一种高洁的品格。接下来的“有缘登相府,无日出都城”则揭示了身处权力巅峰者的无奈与孤独,尽管有机会登上高位,但却常常被繁忙的事务所困,无法尽享人生的乐趣。

“彝鼎垂行止,金珠照死生”,这句将古代文化与生死哲理相结合,彝鼎象征着历史与权威,金珠则在强调财富的同时,也反映出人对生死的思索。最后一句“百年留不住,广阜暮烟横”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有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探讨,浑然天成,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富贵风波静:即便身处富贵之地,内心却能保持平静。
  2. 文章态度清:表明诗人有高尚的文采与气度。
  3. 有缘登相府:有缘分能登上宰相之位。
  4. 无日出都城:却没有机会走出繁忙的都城。
  5. 彝鼎垂行止:彝鼎象征权力的稳固与停滞。
  6. 金珠照死生:金珠照耀着生与死的哲理。
  7. 百年留不住:人生短暂,不能留住百年时光。
  8. 广阜暮烟横:广阔的天地中充满了暮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富贵风波静,文章态度清”,形成音韵的美感。
  • 比喻:将金珠与生死相提并论,形成深刻的哲学思考。
  • 象征:彝鼎和金珠分别象征权力和财富,构建起整首诗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权力的深层思考,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权贵之地,内心却渴望宁静与自在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富贵:象征权力与地位。
  • 风波:象征人生的波折与挑战。
  • 彝鼎:象征历史与权威。
  • 金珠:象征财富与荣耀。
  • 暮烟:象征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相府”代表什么?
    A. 一座古老的建筑
    B. 宰相的府邸
    C. 一个历史遗址

  2. “百年留不住”意指什么?
    A. 人生的短暂
    B. 财富的流失
    C. 权力的消逝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登高》
  2.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王岐公挽辞其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反思,但《登高》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和人生的感慨,而《王岐公挽辞其四》则聚焦于权力与地位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