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岐公挽辞 其一
作者: 黄裳 〔宋代〕
世事今朝了,天阍昨夜开。
自当骑鹤去,谁更作霖来。
宝座扶初日,灵光落上台。
管弦空怅望,重盖几时回。
白话文翻译:
这世上的事情到今天终于结束,天上的门昨夜已经打开。
我理应乘着仙鹤离去,谁还会再来降下甘霖呢?
宝座上初升的太阳,灵光洒落在台上。
乐器空在那儿怅惘地望着,重叠的屋盖又要过多久才能再回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阍:天上的门,指天界的入口。
- 骑鹤:乘坐仙鹤,指成仙或升天。
- 霖:细雨,甘霖。
- 宝座:帝王的座位,象征权力。
- 灵光:神圣的光辉,通常指神明的照耀。
- 管弦:乐器的统称,此处指音乐。
典故解析:
“骑鹤”常用作隐喻,表现人们对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向往。在古代文学中,骑鹤上天的意象经常用来描绘高人逸士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岐公去世之际,诗人以此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强调人生无常,风云变幻的感慨。
诗歌鉴赏:
《王岐公挽辞 其一》是一首悼亡诗,诗中透露出浓厚的悲痛与思索。开篇以“世事今朝了”点明事情的结束,传达出一种世事无常的感叹。接着“天阍昨夜开”,暗示逝者已进入另一个世界,仿佛是对逝者超脱世俗的祝愿。
“自当骑鹤去”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美好祝愿,期待他能够乘鹤而去,达到仙境,体现了对生命延续的期盼和对逝去的敬意。而“谁更作霖来”则暗示人间的悲凉和无法再迎来逝者的感慨,情感愈加浓烈。
后两句描绘了对逝者成就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惆怅。宝座上初升的太阳象征着逝者的伟业与光辉,然而“重盖几时回”则让人感到一种无力感,无法再迎回逝去的岁月和人。整首诗情感深邃,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出复杂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死亡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事今朝了:指世间的事情到今天已经结束,表示一种归结。
- 天阍昨夜开:暗示逝者已经离世,进入另一个境界。
- 自当骑鹤去:表达对逝者的祝愿,希望他能够得道成仙。
- 谁更作霖来:感叹人世无常,无法再迎来逝者的回归。
- 宝座扶初日,灵光落上台:象征逝者的成就和光辉,强调了他生前的影响力。
- 管弦空怅望,重盖几时回:表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未来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骑鹤”比喻升天,表现理想与追求。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象征长寿与超脱,古人常用作隐喻。
- 霖:象征恩泽与滋润,表现对逝者的美好祝愿。
- 宝座:象征权力与地位,体现逝者生前的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骑鹤”指的是什么? A. 乘坐马车
B. 乘坐仙鹤
C. 骑马
D. 乘坐船 -
“天阍昨夜开”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天空晴朗
B. 逝者已去世
C. 天气变化
D. 明天将会更好 -
诗中提到的“重盖”指的是什么? A. 房屋的屋盖
B. 逝者的归来
C. 过去的辉煌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黄裳的《王岐公挽辞 其一》更侧重于对逝者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李白则是通过思乡表达对故土的眷恋。两首诗都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但主题和意象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