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作者: 梁启勋 〔清代〕
莫道先生多事。
莺约燕期须记。
拄杖立斜阳,
红杏倚墙凝睇。
惭愧惭愧。
春色买栽无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要说我这个人多事。
黄莺与燕子的约定必须牢记。
我拄着拐杖在斜阳下站立,
红杏倚着墙壁静静凝视。
我感到惭愧,惭愧。
春天的色彩却无处可栽种。
注释
字词注释
- 莫道: 不要说。
- 多事: 多管闲事,指多嘴多舌。
- 莺: 黄莺,春天的象征。
- 燕: 燕子,春天的来客。
- 拄杖: 用手杖支撑,表示年老或体弱。
- 斜阳: 夕阳,日落时的阳光。
- 红杏: 杏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 倚墙凝睇: 倚靠在墙边,静静地观看。
- 惭愧: 感到羞愧。
- 春色: 春天的景色,生机盎然的自然。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可以看出诗中对春天的描绘,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勋,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优雅细腻,常常沉浸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中。梁启勋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相融合,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对春天的憧憬与惋惜。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开头一句“莫道先生多事”表明诗人对外界闲言闲语的反感,表达了他对自身情感的坚持。接着以“莺约燕期须记”引入春天的主题,黄莺和燕子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进一步引发诗人对时光的珍惜。
“拄杖立斜阳,红杏倚墙凝睇”描绘了诗人老去的身影与静谧的春景,红杏的美丽与诗人的凝视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最后两句“惭愧惭愧,春色买栽无地”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尽管春天的色彩美丽动人,但自己却无处施展,感到惭愧与无奈。
整首词以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矛盾,展现了诗人在春天来临时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道先生多事: 诗人用否定句开篇,强调自己并不多事,而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关注。
- 莺约燕期须记: 通过自然界的生物来象征春天的到来,暗示人与自然之间的约定。
- 拄杖立斜阳: 表达了诗人年老的身影与夕阳的映衬,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 红杏倚墙凝睇: 描绘春天的美景,红杏的倩影与诗人的目光交错,形成一种静谧的氛围。
- 惭愧惭愧: 强调内心的羞愧与自责,反映出春天的美好却无法拥有的无奈。
- 春色买栽无地: 用“买栽无地”形象地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又感到无处可施展的矛盾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将春天的莺燕比作人与自然的约定,借以反映生命的流转。
- 拟人: 红杏似乎有了生命,能够“倚墙凝睇”,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拄杖立斜阳,红杏倚墙凝睇”形成了对仗,增加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爱。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惆怅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 代表春天,生机与希望的象征。
- 燕: 象征春天的来临与亲切。
- 斜阳: 暗示时间流逝,带有一种忧伤的美。
- 红杏: 代表春天的美好,象征着爱情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哪两种春天的动物? A. 燕子和麻雀
B. 黄莺和燕子
C. 燕子和鹤
D. 只有黄莺 -
“拄杖立斜阳”中的“斜阳”象征着什么? A. 白天
B. 未来
C. 时间流逝
D. 春天 -
诗中表示惭愧的句子是: A. 莺约燕期须记
B. 惭愧惭愧
C. 红杏倚墙凝睇
D. 春色买栽无地
答案
- B. 黄莺和燕子
- C. 时间流逝
- B. 惭愧惭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春晓》与《如梦令》
《春晓》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而《如梦令》则在春天的背景下流露出诗人的惆怅。两者在春天的意象上有共通之处,但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春晓》充满了欣喜与期待,而《如梦令》则更多地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