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送同官满归)》
时间: 2025-02-04 13:42: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荷花香里藕丝风。人在水晶宫。天上桥成喜鹊,云边帆认归鸿。去天尺五城南杜,趣对柘袍红。若问安边长策,莫须浪说和戎。
白话文翻译:
在荷花香气中,轻风拂动着藕丝,仿佛人在水晶宫中。天上的桥梁汇聚成喜鹊,云边的帆船则指向归来的鸿雁。去南城的杜鹃花,映衬着红色的柘袍。若问安边的长远策略,请不要随意谈论和戎的事。
注释:
- 荷花:指盛开的荷花,象征清雅和美好。
- 藕丝:指藕的丝状部分,常与荷花一同提及,寓意清新。
- 水晶宫:比喻美丽的境地,形容人身处美好的环境。
- 喜鹊:象征好事,常与喜庆相关。
- 归鸿:指归来的鸿雁,象征离别与团圆。
- 城南杜:杜鹃花,代表春天和生机。
- 柘袍:古代的一种服装,红色象征喜庆。
- 安边长策:指安定边疆的长远策略。
- 和戎:指与敌人和解的事情,暗示不应轻易谈论。
典故解析:
- 水晶宫:传说中的美丽境地,常与仙境联系。
- 喜鹊桥:指牛郎织女相会的桥,象征爱情和团聚。
- 杜鹃:在古诗中常被用作离别的象征,因其鸣叫声悲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朋友归国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美好祝愿,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朝中措(送同官满归)》是一首饱含情感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人际间的温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开头一句“荷花香里藕丝风”,便以清新的意象引入读者,给人一种恬静而美好的感受。接下来的“人在水晶宫”则暗示了友人如同置身于仙境般的欢愉与轻松。
“天上桥成喜鹊,云边帆认归鸿”两句,运用了喜鹊和鸿雁的意象,寓意着团圆与离别的交织,既有欢庆的色彩,也流露出些许惆怅。而“趣对柘袍红,若问安边长策”则转向对边疆安宁的关心,提醒友人不要轻言和解,表明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思考。
整首诗词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美的描绘,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期盼和对国家的关心,体现了诗人兼具人情与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荷花香里藕丝风:描绘了荷花的香气和轻风,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 人在水晶宫:借用美丽的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 天上桥成喜鹊:将喜鹊与桥相结合,象征团圆与美好的期待。
- 云边帆认归鸿:画面转向归来的鸿雁,暗示离别与重聚的情感。
- 去天尺五城南杜:提到去南城的杜鹃,增添生机与希望的象征。
- 趣对柘袍红:暗示友人衣袍的颜色,寓意喜庆。
- 若问安边长策:引出对国家边疆的思考,表现出忧国之情。
- 莫须浪说和戎:劝告不要轻言和解,反映出诗人的深思熟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晶宫”比作美丽的环境,增添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云边帆认归鸿”,展现了诗歌的音韵美。
- 象征:如“喜鹊”、“鸿雁”象征团聚与离别,富有深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在离别时对未来的思考与希望。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美好与纯洁。
- 藕丝:代表清新与生命的延续。
- 喜鹊:象征团圆与良好祝愿。
- 鸿雁:象征离别与归来。
- 杜鹃: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惆怅。
- 柘袍:象征喜庆与美好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荷花香里藕丝风”中“藕丝”指的是什么? A. 荷花的根
B. 荷花的果实
C. 荷花的叶子
D. 荷花的茎 -
诗中提到的“喜鹊”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欢庆与团聚
C. 忧愁
D. 旅行 -
“若问安边长策”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祝福
B. 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 李白《将进酒》:展现豪情与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洪咨夔的诗作在情感表达上皆有对离别的深切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家国情怀,洪咨夔则多了一份对友人的祝福和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