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阳》
时间: 2025-02-04 16:0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春偏逐马蹄忙,粉蝶閒来过短墙。
无复潘妃能比貌,空传荀令本含香。
子规啼处应添恨,海燕归时更断肠。
何似春明门外柳,年年依旧绾垂杨。
白话文翻译:
惜春的情感总是跟随着马蹄匆忙而去,粉色的蝴蝶悠闲地飞过矮墙。
再也没有谁能比得上潘金莲的美貌,空留下荀子的香气传说。
在杜鹃啼叫的地方,应该更加增添了我的怨恨;
燕子归来时,更是让我心如刀割。
不如春天明媚的柳树,年年依然披着垂柳。
注释:
- 逐:追逐、追赶。
- 粉蝶:粉色的蝴蝶,象征春天的美好。
- 潘妃:潘金莲,古代美人的象征,暗指美貌。
- 荀令:荀子,代表了文人雅士的风采,含香指的是文学的气息。
- 子规:杜鹃鸟,啼叫时常与情感相结合,增添思念之苦。
- 海燕:海燕,象征着归来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
- 绾垂杨:指柳树的柔美,象征着春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必元(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二十二阳》创作于春季,诗人借春日的景象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悟和对春天的深情眷恋。
诗歌鉴赏:
《二十二阳》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春日到来时的感受,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流露出对逝去岁月的惋惜。首句“惜春偏逐马蹄忙”,点明了春天的短暂和匆忙,马蹄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粉蝶闲来过短墙”,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中生机勃勃的景象,粉蝶的悠闲恰恰与人间的匆忙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提到的潘妃和荀令,前者代表着绝世的美丽,后者则是文化的代表,令人感受到人间的美好与文化的芬芳已成往事,令人不禁感慨。第三联“子规啼处应添恨,海燕归时更断肠”,通过杜鹃和燕子的归来,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故人的无尽惆怅。
最后,诗人以“何似春明门外柳”作结,将春天的美丽与自己内心的孤独相对比。柳树的摇曳似乎是对人生的感慨,年复一年,春日依旧,柳树常在,然而人事已非,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惜春偏逐马蹄忙:表达对春天的珍惜,但又因时间的流逝而感到匆忙。
- 粉蝶闲来过短墙:描绘春天的美好,蝴蝶的悠闲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无复潘妃能比貌:感叹绝色美女的稀有与难得,潘妃美貌难再。
- 空传荀令本含香:文学的传承与文化的香气已不再。
- 子规啼处应添恨:杜鹃鸟的啼叫引发了思念与怨恨。
- 海燕归时更断肠:归来的燕子加深了离别之痛。
- 何似春明门外柳:柳树的存在成为了春天的象征,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惜春”比喻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拟人:蝴蝶的“闲来”形象化了自然的惬意。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生活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粉蝶:代表美好与轻盈。
- 柳:象征柔美与依恋。
- 子规、海燕:代表思乡与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动物? a) 燕子
b) 杜鹃
c) 蝴蝶 -
诗人用“春明门外柳”来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春天的美好
c) 忧伤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惆怅
c) 愤怒
答案:
- b) 杜鹃
- b) 春天的美好
- b) 怀念与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对春天的感怀,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 《春夜喜雨》:描写春雨滋润万物,与《二十二阳》的怀念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