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射树坪
作者: 陶廷珍 〔清代〕
磴道盘空尽,斜坡接小村。
半山遥见屋,深树不知门。
水磨喧人语,风镫露石根。
卸鞚聊住脚,雪夜梦难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树坪宿营的情景。诗的开头描述了通往山顶的阶梯直通天空,斜坡延伸至一个小村庄。远处的半山腰隐约可以看到房屋,而深厚的树木却让人难以找到通往村子的门路。水磨声中传来人们的交谈,风声在石根处轻轻荡漾。卸下马具稍作停留,却在这个雪夜里难以入梦,心中感到一阵寒意。
注释
- 磴道:阶梯,指山路的石阶。
- 盘空:蜿蜒曲折,形容道路高耸空中。
- 斜坡:倾斜的坡道。
- 遥见屋:远远可以看到房屋。
- 深树:茂密的树林。
- 水磨:水车磨坊,指靠水力工作的磨坊,发出的声音。
- 镫:古代一种照明工具,这里指风吹动的灯光。
- 卸鞚:卸下马具,表示停下休息。
- 雪夜梦难温:在雪夜时,梦境难以温暖心灵,暗示孤独和寒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廷珍,清代诗人,其诗风多表现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善于描绘静谧幽深的山水景致。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旅途中,表达了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反映了清代士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诗歌鉴赏
《宿射树坪》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宿营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孤寂。首联“磴道盘空尽,斜坡接小村”描绘了蜿蜒的山路与邻近的小村庄,展现出一种遥远而安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半山遥见屋,深树不知门”则进一步加强了与人类生活的距离感,深厚的树林仿佛在阻隔人与村庄之间的联系,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孤独的意境。
“水磨喧人语,风镫露石根”描绘了偶尔传来的水磨声与人声,似乎打破了宁静的氛围,但又在风中显得轻柔而遥远。最后两句“卸鞚聊住脚,雪夜梦难温”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虽然暂时停下了脚步,但在寒冷的雪夜里,孤独的梦境却难以温暖心灵,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中产生的孤独感,达到了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磴道盘空尽:描绘高耸的石阶,给人一种直通云霄的感觉。
- 斜坡接小村:斜坡的尽头是一个小村庄,暗示人类生活的存在。
- 半山遥见屋:从远处可以看到房屋,增加了空间的深度感。
- 深树不知门:茂密的树林让人难以找到通往村庄的路,象征着人与自然的隔阂。
- 水磨喧人语:水磨的声音与人说话的声音,营造出生活气息。
- 风镫露石根:风中的灯光照在石根上,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
- 卸鞚聊住脚:诗人暂时卸下马具,表示停留与思考。
- 雪夜梦难温:在寒冷的雪夜里,梦境变得更加孤独,表达了内心的寒冷与孤寂。
-
修辞手法:
- 对仗:“磴道盘空尽,斜坡接小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水磨、雪夜等意象传达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清代士人的情怀与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 磴道:象征旅途与探索。
- 小村:人类生活的象征,代表温暖与归属。
- 深树:自然的幽深,象征着远离与孤独。
- 水磨:生活的气息,象征人际关系。
- 雪夜:寒冷与孤独的象征,暗示内心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深树不知门”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生活的温暖
B. 自然的幽深与隔阂
C.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水磨喧人语”中“水磨”指的是什么? A. 农村的生活设施
B. 诗人的情感寄托
C. 自然的声音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人类生活的描绘
B. 自然与孤独的关系
C. 生活的繁华与热闹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陶廷珍的《宿射树坪》则更加突出孤独感,表达了对人类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陶廷珍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