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题仲莹画》

时间: 2025-01-11 15:43:09

独抱秋心此命骚。

庭阴修竹晚萧萧。

更谁清话似参寥。

镜里白云閒似梦,尊前黄叶下如潮。

远峰眉翠未全凋。

意思解释

浣溪沙 题仲莹画

作者: 冯煦 〔清代〕

原文展示:

独抱秋心此命骚。庭阴修竹晚萧萧。更谁清话似参寥。镜里白云闲似梦,尊前黄叶下如潮。远峰眉翠未全凋。

白话文翻译:

独自怀着秋天的情感,感到命运的悲凉。庭院的阴影下,修长的竹子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还有谁能和我清谈,像那空寂的星辰一样?镜中那白云,闲适得像梦一般;酒杯前的黄叶,落下的如潮水般涌动。远处的山峰,翠绿的眉头尚未完全凋零。

注释:

  • 独抱: 独自怀抱,指内心深处的情感。
  • 秋心: 对秋天的感慨与情绪,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索。
  • 命骚: 形容命运的悲苦,骚指忧伤的诗歌。
  • 庭阴修竹: 形容庭院中的竹子,傍晚时分显得寂静。
  • 清话: 指清淡的交谈。
  • 参寥: 形容夜空中的星星稀少。
  • 镜里白云: 指镜中所映的白云,象征虚幻与闲适。
  • 尊前黄叶: 指酒杯前落下的黄叶,象征秋天的凋零。
  • 远峰眉翠: 形容远处山峰的绿色,未全凋指尚有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煦,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常带有抒情的气息,善于描绘秋冬情景,情感真挚,语言清丽。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写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秋天的情感有关。秋天是一个充满思索与感伤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 题仲莹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开篇以“独抱秋心”引入,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庭阴修竹晚萧萧”描绘了秋天庭院的景象,竹子在晚风中轻声摇曳,平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更谁清话似参寥”反映了诗人对交谈的渴望与失落,似乎在问:在这寂静的秋夜,有谁能与我倾心交谈呢?此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接下来的“镜里白云闲似梦”,则通过镜中的白云呈现出一种虚幻而悠闲的状态,仿佛是在恍惚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尊前黄叶下如潮”与“远峰眉翠未全凋”形成鲜明对比,黄叶的凋落象征着生命的流逝,而远峰的翠绿则暗示着生命的延续。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秋天景色的细致描绘,又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抱秋心此命骚: 直接表达诗人对秋天的情感,命运的无奈。
  2. 庭阴修竹晚萧萧: 描绘庭院的宁静与清幽,竹子在风中轻摇,增添萧瑟感。
  3. 更谁清话似参寥: 反映诗人对交谈的渴望,感叹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4. 镜里白云闲似梦: 借镜中白云表达内心的梦幻与宁静。
  5. 尊前黄叶下如潮: 黄叶如潮水般落下,象征生命的流逝与秋的凋零。
  6. 远峰眉翠未全凋: 描绘远处山峰依旧翠绿,象征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 “镜里白云闲似梦”将白云比作梦,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 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庭阴修竹晚萧萧”中,竹子似乎有了生命,表现出秋的情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探讨孤独、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交谈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心: 代表忧伤与思索。
  • 修竹: 象征高洁与坚韧。
  • 白云: 代表虚幻与宁静。
  • 黄叶: 象征凋零与流逝。
  • 远峰: 代表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更谁清话似参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快乐 D. 忧伤

  2. “镜里白云闲似梦”中的“镜”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镜子 B. 心灵的反映
    C. 水面 D. 画作

  3.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自然美 B. 生命的思考
    C. 爱情 D.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冯煦《浣溪沙 题仲莹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但冯煦更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3.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