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飞 和周邦彦《片玉词》》
时间: 2025-01-26 23:26: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叶飞》
萋萋芳草。疏林外月华初上林表。
断桥流水暮烟昏,正夜凉人悄。
有沙际寒蛩自晓。星星三五流萤小。
见白露横空,那更对孤灯如豆,清影相照。
昨夜梦里分明,远随征雁,迢递千里难到。
西风吹过几重山,怅故人怀抱。
想篱落黄花开了。尊前谁唱凄凉调。
应念我凝情处,听雨听风,恨添多少。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夜晚,芳草萋萋,月光初升,照耀着空旷的林外。断桥上的流水伴随着暮烟,夜晚的凉意让人感到寂静。沙滩上有寒蝉在黎明时分鸣叫,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在飞舞。望着白露横空,孤灯下的清影相互照映。昨夜的梦里,清晰地看见远方的征雁,纵使相隔千里也难以相聚。西风掠过重重山峦,让我思念故人的怀抱。回想起篱笆旁的黄花已经盛开,酒杯前又有谁在唱那凄凉的曲调呢?我想念的情感在此凝聚,听着雨声和风声,心中的惆怅愈发加重。
注释
- 萋萋:形容草木繁盛的样子。
- 月华:月光。
- 断桥:形容桥断了,可能暗指离别或失去的情感。
- 寒蛩:寒蝉,夜鸣昆虫。
- 孤灯如豆:形容灯光微弱,像豆子那么小。
- 征雁:行飞的雁,象征远行和思念。
- 篱落:用篱笆围起的地方,常用来象征家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太清,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细腻,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诗歌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常与国家、社会相互交织,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霜叶飞》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思念。诗中月华、流水、寒蛩等意象,构成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凄凉的秋夜画面。诗人以“昨夜梦里分明”的梦境,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梦中虽有相随,但现实的距离却是无比遥远。西风的吹拂,更加突显出孤独和思念的情感,正如“怅故人怀抱”所言,令人感到深切的惆怅与无奈。
诗人以“篱落黄花开了”作结,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然而面对这一切,仍然是“尊前谁唱凄凉调”的无奈与孤独。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亲友的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萋萋芳草:开篇以草木的繁盛引入,营造出浓厚的秋意。
- 疏林外月华初上林表:月光初升,照亮了林外的景象,表现出宁静的夜晚。
- 断桥流水暮烟昏:断桥与流水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意境。
- 正夜凉人悄:夜晚的凉意与寂静,反映了内心的孤独。
- 有沙际寒蛩自晓:晓时寒蝉鸣叫,增添了清晨的静谧与凉意。
- 星星三五流萤小:描绘星光点点与流萤,展示了夜空的美丽。
- 见白露横空:白露的出现,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时光的流逝。
- 那更对孤灯如豆,清影相照:孤灯下的身影,寓意孤独与思念。
- 昨夜梦里分明:梦中情景的清晰,回忆的鲜明。
- 远随征雁,迢递千里难到:思念之深,与远方的征雁形成对比。
- 西风吹过几重山:西风象征着时间与空间的流动。
- 怅故人怀抱:怀念故人,情感的深厚。
- 想篱落黄花开了:暗示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轮回。
- 尊前谁唱凄凉调:感叹孤独的现状,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 应念我凝情处:表达对情感的深切思考。
- 听雨听风,恨添多少:雨声与风声中,增添了无尽的惆怅。
-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孤灯如豆”比喻灯光之微弱,暗示孤独。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如“听雨听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孤独与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芳草:象征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的美好。
- 月华:象征孤独与宁静的夜晚。
- 断桥:暗示离别与失去的情感。
- 寒蛩:象征夜晚的寂静与孤独。
- 征雁:象征远行与思念的距离。
- 黄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月华”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月光
- C. 灯光
-
“昨夜梦里分明”中的“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与思念
- C. 恐惧
-
诗中提到的“寒蛩”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昆虫
- C. 一种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顾太清的《霜叶飞》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但顾太清更侧重于秋夜的孤寂,而李清照则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霜叶飞》的诗意与背景,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