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自嘲》

时间: 2025-02-04 16:26:25

檐溜春犹冻,门扉晚未开。

退闲惊客至,衰懒怕书来。

日日教浇竹,朝朝遣探梅。

园丁应窃笑,犹自说心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檐溜春犹冻,门扉晚未开。
退闲惊客至,衰懒怕书来。
日日教浇竹,朝朝遣探梅。
园丁应窃笑,犹自说心灰。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雨水还未完全融化,屋檐的水滴依然冰冷,门口的门也迟迟没有打开。悠闲的我惊讶于客人突然到访,因衰老而懒惰,甚至害怕收到书信。每天都在教人浇灌竹子,早上又催促去探梅花。园丁想必在暗自窃笑,而我却仍在自言自语心中感到灰心丧气。

注释:

  • 檐溜:屋檐上滴下的水。
  • 春犹冻:春天的时候,水滴依然冰冷,象征着春意未浓。
  • 门扉晚未开:门还没有打开,暗示着主人懒惰或不愿意接待客人。
  • 退闲:闲退在家,悠然自得。
  • 惊客至:意外的客人到访。
  • 衰懒:形容因年老而感到懒惰。
  • 教浇竹:教人浇灌竹子,表现了日常生活的琐碎。
  • 探梅:去看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园丁:种花的人,暗示他对主人状态的观察。
  • 心灰:心中感到失望、沮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叔华,号石湖,浙江嘉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词大多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善于描绘山水田园,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咏怀自嘲》创作于范成大晚年,反映了他对自身状态的感悟与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寒冷与内心的懒惰,表现出他对老年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咏怀自嘲》是一首充满自我调侃的诗,诗人在春天的寒冷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懒惰的心态。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微寒,给人以清冷的感觉,诗人似乎在强调即使是春天,自己仍然感到寒冷。这种寒冷不仅是外在的气候,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状态。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对突如其来的客人感到惊讶,显示出他对外界的疏离与不适应,表现出一种对社交的抗拒。

最后两句则带有自嘲的意味,园丁的窃笑与自己的心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认知与接受。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流露出对生活的哲思:尽管身处春天,内心却没有春的温暖,反而感到无奈与失落。这种对比与反衬,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檐溜春犹冻:描绘春天的寒冷,反映出诗人心情的冷清。
  2. 门扉晚未开:表现出诗人不愿意接待客人,暗示懒惰与封闭。
  3. 退闲惊客至:突如其来的客人让诗人感到意外,显示出他对社交的抵触。
  4. 衰懒怕书来:年纪渐长,诗人感到懒惰甚至害怕收到书信,表现出内心的消极情绪。
  5. 日日教浇竹:日常琐事,让人感到疲惫。
  6. 朝朝遣探梅:要求探访梅花,象征着渴望春天的到来,但内心仍有无奈。
  7. 园丁应窃笑:园丁的笑声暗示他对诗人状态的理解与同情。
  8. 犹自说心灰:最终的自我调侃,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沮丧。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的寒冷与内心的懒惰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
  • 拟人:园丁的窃笑赋予了无生命的角色以情感,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微妙。
  • 反讽:通过自嘲的方式,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晚年的感慨与自我反思。诗人通过对春天的寒冷和自身懒惰的描绘,展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失望,同时又不乏幽默与自嘲,传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檐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琐碎。
  2. :代表着希望与重生,但在诗中却是冷清的。
  3. 门扉: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隔阂。
  4. 竹与梅:分别代表坚韧与优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檐溜”的意思是?

    • A. 屋顶的水滴
    • B. 春天的第一道阳光
    • C. 花开的声音
  2. 诗人对待客人的态度是?

    • A. 热情迎接
    • B. 感到惊讶与不适
    • C. 忽略不计
  3.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生命晚年的感慨与自嘲
    • C.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表达隐逸生活的淡泊与宁静。
  • 《春晓》(孟浩然): 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诗词对比:

  • 《咏怀自嘲》《饮酒》中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范成大的诗更显得自嘲与幽默,而陶渊明更注重对自然的陶醉与隐逸的理想。

参考资料:

  • 范成大的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