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晦庵先生定王台韵》

时间: 2025-01-11 02:00:13

前王千载后,奕代几人来。

汉事一抔土,湘祠数仞台。

山容青拱揖,树影绿周回。

客有登临者,犹存陟屺哀。

意思解释

和晦庵先生定王台韵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原文展示:

前王千载后,奕代几人来。
汉事一抔土,湘祠数仞台。
山容青拱揖,树影绿周回。
客有登临者,犹存陟屺哀。

白话文翻译:

前朝的王朝已经过去千年,后来的朝代又有多少人能够继承呢?汉朝的历史只是一抔尘土,湘江边的祠庙却高耸如台。山的轮廓青翠如拱,树影在周围绿意盎然。今天在此登高的人,依然怀有对古代事迹的哀伤。

注释:

  • 前王:指历史上的王朝,强调时间的流逝。
  • 千载:指千年,表示时间的久远。
  • 奕代:继承的代数,意为历代。
  • 汉事:指汉朝的历史事件。
  • 一抔土:比喻汉朝的辉煌已成尘土。
  • 湘祠:湘江边的祠庙,象征历史遗迹。
  • 数仞台:形容湘江边的祠庙高耸入云。
  • 青拱:形容山的轮廓青翠如拱。
  • 周回:环绕,形容树影的绿意。
  • 陟屺哀:登高眺望时的哀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季和,号瑶山,宋代诗人,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山水风景及历史感悟。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曾伯游览王台时,感受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与历史的结合,表达了对往昔王朝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首联“前王千载后,奕代几人来”直接引入主题,展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接着,诗人用“汉事一抔土”来形容汉朝的辉煌如今已如尘土般渺小,反映出历史的短暂与人类存在的渺小。接下来的“湘祠数仞台”则通过具体的地理景观,强调了历史遗迹的雄伟和人们对历史的追思。

“山容青拱揖,树影绿周回”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宁静的氛围,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沉重与生命的延续。最后一句“客有登临者,犹存陟屺哀”将诗人自己的情感与游览者的感受结合起来,留下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哀伤。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细腻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前王千载后”:点明时间的跨度,历史的沧桑。
    2. “奕代几人来”:思考后继者的稀少,反映历史的沉重。
    3. “汉事一抔土”:汉朝的辉煌已成过往,象征历史的易逝。
    4. “湘祠数仞台”:湘江的祠庙高耸,表达人们对历史的追怀。
    5. “山容青拱揖”: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生命的延续。
    6. “树影绿周回”:生机勃勃的环境,形成对比。
    7. “客有登临者”:引入游览者,增强代入感。
    8. “犹存陟屺哀”:情感的总结,表达对历史的哀思。
  • 修辞手法

    1. 对仗:首尾两句运用对仗手法,增强音韵美。
    2. 比喻:用“尘土”比喻历史的短暂,富有哲理。
    3. 拟人:将树影描绘得生动,增强了意境。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延续。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结合,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生命的敬畏。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前王:象征历史与权力的变迁。
    • 汉事:代表历史的辉煌与衰落。
    • 湘祠:历史遗迹的象征,承载着人们的记忆。
    • 山容树影:自然生机的象征,反映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前王”指的是哪个朝代?
      •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 D. 明朝
    2. “汉事一抔土”中“抔土”有何寓意?
      • A. 丰富
      • B. 渺小
      • C. 伟大
      • D. 光辉
    3. 诗中提到的“湘祠”是什么?
      • A. 山的名称
      • B. 祠庙遗迹
      • C. 一种植物
      • D. 诗人的名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瞬间的感受。
    • 《登高》:同样有对历史的沉思,但情感更加沉重与悲壮。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