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周颂·天作
作者: 佚名 〔先秦〕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天所造的高山,大王(周文王)对此感到荒凉。那时文王已去,然而他的后代却在岐山之地安定繁荣。希望子孙能够保守这片土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作:上天所创造的,指自然与命运。
- 高山:象征尊贵、雄伟;可理解为国家的根基或历史的积淀。
- 荒之:表示荒凉、冷淡。
- 彼作矣:彼指的是文王,作指去世或离开。
- 岐有夷之行:岐山之地,夷表示安定、繁荣的状态。
- 子孙保之:子孙后代要保护和传承。
典故解析
- 文王:周文王,即周朝的创始人之一,因其智慧和德行而被后世尊敬。
- 岐山:周文王被囚禁于此地,后期在这里发展周国,象征周朝的兴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佚名,属于《诗经》中的《周颂》部分,反映了先秦时期周朝的礼乐文化和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周颂》是周朝的颂歌,主要用于祭祀和庆典,表达对先祖的崇敬和国家繁荣的期盼。此诗显然是为了歌颂文王的丰功伟绩,以及对未来子孙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周颂·天作》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诗的开篇“天作高山”用自然景象指代国家的根基,突显了历史的厚重与伟大。接着提到“大王荒之”,暗示了文王的离去给国家带来的失落感,但随后的“彼作矣,文王康之”则转而表达了对文王丰功伟绩的怀念和赞美,显示出文王虽已去世,但其精神依旧伴随后代,激励着他们前行。
“岐有夷之行”描绘了岐山作为周朝的发源地,象征着大国的安定与繁荣,表现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最后一句“子孙保之”更是直白而真挚的情感表达,希望后代能够守护这份荣耀与安宁,体现了家国情怀。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作高山:指上天所造的高山,象征着国家的根基和历史的厚重。
- 大王荒之:周文王的离去使得国家感到荒凉,体现出失去领袖后的孤独和悲伤。
- 彼作矣,文王康之:文王虽已逝世,但他的业绩和智慧依然给后代带来安慰与希望。
-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岐山作为周国的发源地,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 子孙保之:后代要珍惜并传承这份荣光与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隐喻历史的沉重感。
- 对仗:诗中各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周文王的缅怀与对后代的期许,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山:象征国家的根基与历史的积淀。
- 荒凉:代表失去领袖后的孤独与悲伤。
- 岐山:象征周国的兴起与安定。
- 子孙:代表未来的希望与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天作高山”中“天作”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现象
B. 上天创造的
C. 人为的
D. 不明的 -
诗中提到的“大王”指的哪位历史人物?
A. 周武王
B. 周文王
C. 周景王
D. 周昭王 -
诗歌最后一句“子孙保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悲观
B. 对子孙的期待
C. 对历史的遗忘
D. 对国家的蔑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周颂·檀板》:同样表达了对周朝先祖的崇敬与怀念。
- 《国风·周南·关关雎鸠》: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周朝人民的生活状态。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诗与此诗相比,更加强调个人情感,而《天作》则专注于家国情怀。
- 《九歌》:屈原的《九歌》也表达了对历史与传统的敬仰,但风格上更加神秘与浪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诗经》:中华古典文学的经典,了解古代诗词的基础。
- 《周易》:探讨周朝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背景。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深入分析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