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瀑布谣》
时间: 2025-01-24 13:24: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庐山瀑布谣
作者: 杨维桢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瀑布景象。诗人将银河比作倾泻而下的瀑布,仿佛是一条巨大的水流从五老峰前冲下。他怀疑这是天仙在织造的素练,素练的绳索脱落,悬垂在青天之中。他想用手中的剪刀剪取这幅美丽的景象。云和石之间的交融,仿佛在捉摸月亮的仙人。由于口渴,诗人感到无奈,仿佛骑着鲸鱼在大海中汲取水分。最终,他的想象化作了十万丈的水流,玉虹倒挂在清澈的深渊之上。
注释
- 银河:指夜空中的星河,常用来形容壮观的景象。
- 瓠子:指一种植物的果实,这里用作比喻,形容水流的倾泻。
- 五老:庐山的五座山峰,古人称为五老峰。
- 天仙:传说中的神仙,代表美好、超凡的存在。
- 素练:指未染色的白色绸布,形容瀑布的轻盈和纯洁。
- 并州:古代地名,这里用作想象中的剪刀,表现诗人的大胆想象。
- 酒喉无耐夜渴甚:形容诗人在夜晚口渴的无奈。
- 骑鲸:比喻诗人渴望汲取大海的水分,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玉虹:形容美丽的彩虹,象征着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字次公,号云谷。生于江西,后居于庐山,以其风格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庐山瀑布谣》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身处庐山,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借此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间纷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庐山瀑布谣》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中通过对庐山瀑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开篇以“银河”比喻瀑布,既形象又富有诗意,瞬间营造出一种浩瀚的景象。接下来的句子通过“疑天仙织素练”继续深化这种仙境般的氛围,诗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之中,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
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诗人用“酒喉无耐夜渴甚”的句子,传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自身渴望的矛盾情感。他通过骑鲸吸海的想象,表现出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气质。
全诗的最后一句“玉虹倒挂清泠渊”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极致赞美。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银河忽如瓠子决:诗人将瀑布比作银河,形象生动,展现出瀑布如银河般倾泻而下的壮观场面。
- 泻诸五老之峰前:描述瀑布从五老峰前流下,地理位置具体,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
- 我疑天仙织素练:通过想象,表达对这一美景的赞美,显示出诗人的幻想与自然的结合。
- 素练脱轴垂青天:进一步描绘瀑布的轻盈与飘逸,增强了景象的灵动感。
- 便欲手把并州剪:表达诗人希望通过剪刀来捕捉这一美景的愿望,体现出诗人的渴望和对美的追求。
- 剪取一幅玻璃烟:比喻瀑布的水流如烟般透明而轻盈,极具美感。
-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描绘云石相映的场景,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 酒喉无耐夜渴甚:表达诗人夜晚口渴的无奈,增加了个人情感的深度。
- 骑鲸吸海枯桑田:通过夸张的想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渴望与追求。
-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将整个景象推向极致,展现出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理想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河”比喻瀑布,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夸张:如“骑鲸吸海”,表现出对自然的渴望。
- 对仗:诗中多处出现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天仙织素练”,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整体情感基调洒脱而又深沉,展现出诗人的超然物外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河:象征浩瀚与壮丽,代表着自然的伟大。
- 素练:象征纯洁、轻盈的美好事物。
- 玉虹:象征美丽、希望和理想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银河”比喻了什么?
- A. 瀑布
- B. 河流
- C. 湖泊
-
“酒喉无耐夜渴甚”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忧伤
-
诗中提到的“素练”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织物
- B. 一种食物
- C. 一种动物
答案
- A. 瀑布
- B. 无奈
- A. 一种织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庐山高》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诗中同样描绘了庐山的壮观,但更多地强调了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为题材,诗风更为淡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诗作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传》
- 《庐山文化史》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