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瘤词》
时间: 2025-01-24 13:24: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瘤词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采桑女,项如罂,
受教采桑,不受教观大王。
大王聘之居中榜,
旧衣不换新衣裳。
采桑女,项如罂,
宫中掩口笑喤喤。
尧舜桀纣陈兴亡,
中宫笑口惭且惶。
服后服,正后宫卑宫室,
亲蚕桑减戈猎,
斥优倡。
诸侯玉帛走东方,
王上帝号声煌煌。
白话文翻译
采桑女,脖子如罂粟一般,
听从教导采桑,不听教导去看国王。
国王把她聘为中宫,
旧衣不换,仍穿新衣裳。
采桑女,脖子如罂粟一般,
宫中掩口偷笑。
尧舜桀纣的兴亡,
中宫笑得既羞且惶。
穿着华服,正是后宫的卑微房室,
亲近蚕桑,减少戈矛猎捕,
斥责歌女。
诸侯们玉帛朝东方而去,
王上帝的号声震天响。
注释
字词注释
- 采桑女:采桑的女子,古代一种劳动者。
- 项如罂:形容女子颈部如罂粟花的样子,意在描绘她的美丽。
- 大王:指国王。
- 掩口:掩住嘴,通常表示窃笑或不想让人听到。
- 尧舜桀纣:古代四位著名的帝王,分别代表不同的治国兴亡。
典故解析
- 尧舜桀纣:尧与舜为古代贤君,桀与纣为暴君,诗中对比表现出历史的兴亡,引发对王权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讽刺意味。
创作背景
《宿瘤词》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统治时期,社会动荡,民众疾苦。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写采桑女的形象,反映出当时对权力和女性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宿瘤词》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采桑女的美丽与无奈,同时也折射出对权力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采桑女的形象,既是对劳动者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她命运的同情。诗人用“项如罂”来描绘采桑女的美,表现出一种细腻的审美情趣,而“宫中掩口笑喤喤”则揭示了权力中心的虚伪与冷漠。在历史的长河中,尧舜桀纣的兴亡交替,诗人以此引发对王权的反思,体现出历史的无常和人性的复杂。
诗的最后部分提到“诸侯玉帛走东方”,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与权力的流动,展现出一种无奈的历史感。整首诗通过对采桑女的描绘与历史的反思,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杨维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性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采桑女,项如罂:描绘了采桑女的美丽,突出其外貌特征,设定了主题。
- 受教采桑,不受教观大王:表达了她对采桑这一劳动的顺从,而未能被教导去关注权力中心。
- 大王聘之居中榜:说明她因美丽而被国王所宠,体现权力的游戏。
- 旧衣不换新衣裳:描绘了她的身份变化,同时对奢华与朴素的对比,反映出社会的浮华。
- 宫中掩口笑喤喤:宫中人对采桑女的轻视与嘲弄,反映权力中心的冷漠。
- 尧舜桀纣陈兴亡:借古代帝王的兴亡,表现历史的无情与权力的变迁。
- 中宫笑口惭且惶:中宫的笑声中藏着羞愧,表明对权力与历史的复杂情感。
- 服后服,正后宫卑宫室:对后宫生活的反思,强调女性的卑微地位。
- 亲蚕桑减戈猎,斥优倡:表明对传统女性角色与现代角色的矛盾。
- 诸侯玉帛走东方,王上帝号声煌煌:隐喻国家的动荡与权力的流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项如罂”形象地描绘了采桑女的美丽。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音韵美。
- 夸张:如“王上帝号声煌煌”强调了权力的威严与无处不在。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采桑女的命运和权力中心的冷漠,表达了对历史和权力的反思,突显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复杂地位与生存环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采桑女:象征着劳动与纯洁,同时也代表女性在社会中的卑微地位。
- 大王:象征着权力与统治,反映出权力游戏的残酷。
- 尧舜桀纣:历史人物象征着不同的治国理念与道德标准,表现出历史的教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采桑女”象征什么?
- A. 劳动者的形象
- B. 权力的象征
- C. 历史的见证
-
“项如罂”是用来形容谁的?
- A. 大王
- B. 采桑女
- C. 中宫
-
诗中提到的“尧舜桀纣”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家庭伦理
- B. 历史的兴亡
- C. 自然景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女性命运与社会地位的思考。
- 李白的《将进酒》:对权力与人生命运的哲思。
诗词对比
- 《长恨歌》(白居易):同样通过女性视角反映权力与爱情的悲剧。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探讨历史与自然的关系,均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杨维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