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惠州监押》

时间: 2025-01-11 11:55:34

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

我自飘零是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惠州监押
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
万叶梧桐卷露银。
我自飘零是羁旅,
更堪秋晚送行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声鸿雁鸣叫,划破了江边的云雾,万叶梧桐在秋露的映衬下显得银光闪烁。我虽然漂泊不定,身为羁旅之人,但在这秋天的傍晚,我更感到送别行人的惆怅。

注释:

  • 鸿雁:指一种鸟,常用作离别的象征。
  • 破江云:形容声音传到江面上,打破了云雾的宁静。
  • 万叶梧桐:形容秋天的梧桐树叶纷纷飘落,象征凋零。
  • 羁旅:意为漂泊在外,未能归家的客人。
  • 秋晚:秋天的傍晚,通常给人以孤独和感伤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自然、真挚著称,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惠州期间,诗中表现了他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仍保持的乐观态度和人文关怀。

诗歌鉴赏:

《送惠州监押》是一首蕴含深情的送别诗,展现了苏轼在秋晚送别友人的情景。诗的开头“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用鸿雁的鸣叫声引入,瞬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鸿雁象征着离别,给人以孤独、惆怅的感觉。接着“万叶梧桐卷露银”,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梧桐树的叶子在露水的映衬下闪烁着银光,既是对景物的描绘,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苏轼以“我自飘零是羁旅”表达了自己的漂泊状态,流露出诗人对于身世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思念。结尾的“更堪秋晚送行人”则更突显了送别的情感,秋天的傍晚更增添了离别的惆怅,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友情和人文情怀。整首诗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秋日送别图,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人情的细腻抒发,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声音的传出如同鸿雁飞过,打破了江边的宁静,暗示离别的情绪。
  • 万叶梧桐卷露银:梧桐树的叶子在露水的光辉下闪烁,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生命的短暂。
  • 我自飘零是羁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身为羁旅之人,内心的孤独感愈发明显。
  • 更堪秋晚送行人:在这个秋天的傍晚,送别友人使得离别的情感愈加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鸿雁的鸣叫比作送别,增强情感的感染力。
  • 拟人:梧桐树的叶子仿佛在卷动,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晚的自然景象与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保持的乐观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梧桐:代表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无常。
  • 秋晚:暗示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鸿雁”象征什么? A. 归乡
    B. 友谊
    C. 离别

  2. “万叶梧桐卷露银”中的“卷露银”形容的是? A. 月光
    B. 露珠
    C. 叶子

  3.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离别的惆怅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送惠州监押》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涉及送别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与豪情。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