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访四祖寺》

时间: 2025-01-27 03:21:44

楚尾吴头一望赊,晚风吹我入僧家。

此间应是春归地,破额山前万树花。

人世事,总堪嗟。

难凭佛力弭奸邪。

飞车又向尘寰去,四祖庵前日影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访四祖寺
作者: 朱帆 〔近代〕

楚尾吴头一望赊,
晚风吹我入僧家。
此间应是春归地,
破额山前万树花。
人世事,总堪嗟。
难凭佛力弭奸邪。
飞车又向尘寰去,
四祖庵前日影斜。

白话文翻译

在楚地的尽头和吴地的开端,一望无际,远方的景色显得更加遥远。晚风轻轻地把我吹入了僧人的家中。这里应该是春天回归的地方,破额山前万树繁花似锦。人世间的种种事物,都是令人叹息的,难以依靠佛的力量来平息那些奸诈邪恶。飞车又将我带回尘世,四祖庵前的日影也渐渐倾斜。

注释

  • 楚尾吴头:指楚国和吴国的地理位置,象征南方的景色。
  • 僧家:寺庙或僧侣的住所。
  • 春归地:春天回归的地方,意味着生机和希望。
  • 破额山:具体的山名,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名山。
  • 万树花:形容春天的花朵盛开,景色美丽。
  • 人世事:指人间的世俗事务。
  • 佛力:佛教的力量,常常与慈悲、智慧等联系在一起。
  • 飞车:指代现代交通工具,象征快速的生活节奏。

典故解析

  • 四祖庵:四祖庵是指禅宗的一个重要寺庙,四祖是指禅宗的第四位祖师慧能,强调了对禅宗文化的敬仰。
  • 破额山:作为一个地名,可能蕴含了特定的文化或宗教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帆,近代诗人,擅长古诗词创作,以抒情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写作于对四祖寺的访问,诗人通过这次旅行,思考人生的无常与佛教的智慧,反映了对世俗纷扰的感慨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访四祖寺》展现了诗人朱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诗的开篇以“楚尾吴头一望赊”引入,描绘了南方景色的辽阔,给人一种遥远而又深邃的感觉。接着,诗人借晚风之意,轻轻带入了僧侣的生活,表现出一份宁静与安详。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感受到春天的归来,万树花开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在这美好的自然景象背后,又引出了对人世间事物的感慨,显示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和对世俗的无奈。这种情感在“难凭佛力弭奸邪”中尤为明显,诗人反思了佛教的力量是否能够化解人世间的种种恶行,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思。

结尾部分“飞车又向尘寰去,四祖庵前日影斜”则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飞车象征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四祖庵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宗教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尾吴头一望赊:描绘了地理空间的广阔,暗示着诗人心境的开阔。
  2. 晚风吹我入僧家:晚风的轻柔让诗人进入了僧侣的世界,暗示内心的宁静。
  3. 此间应是春归地:春天的回归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4. 破额山前万树花:破额山的花开,展现了自然的生命力。
  5. 人世事,总堪嗟:对人世间的无奈与感慨。
  6. 难凭佛力弭奸邪:质疑佛教的力量是否能消弭人间的恶行。
  7. 飞车又向尘寰去:快速的生活节奏带走了宁静。
  8. 四祖庵前日影斜:日影的倾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车”与“尘寰”的对比,表现现代生活与传统宁静的冲突。
  • 拟人:晚风像是有生命般,引领诗人进入僧家。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宗教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宁静追求与内心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尾吴头:象征南方的辽阔和历史的深厚。
  • 万树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命力。
  • 四祖庵:象征宗教的宁静与智慧。
  • 飞车:象征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楚尾吴头”是指哪个地方?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2. 诗人访问的寺庙是哪个?

    • A. 五祖庵
    • B. 四祖庵
    • C. 三祖庵
    • D. 二祖庵
  3. 诗中提到的“万树花”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夏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山居秋暝》 王维
  • 《夜泊牛津》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对人世间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国家和家国情怀的忧虑。
  • 《山居秋暝》:王维的诗则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二者在意境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唐诗三百首》
  3. 《近现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