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公洞》

时间: 2025-01-10 22:31:47

洞府青霞上,云屏仙掌开。

金支非幻影,玉女此香台。

白日天门皎,玄泉地底洄。

恍然鸾鹤驾,时与朗风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张公洞
作者: 吴仕 〔明代〕

洞府青霞上,云屏仙掌开。
金支非幻影,玉女此香台。
白日天门皎,玄泉地底洄。
恍然鸾鹤驾,时与朗风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张公洞的美妙景象。洞府在青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仿佛云层中有仙人的手掌在展开。金色的支柱并非虚幻的影像,玉女在香台上散发着芬芳。阳光照耀着天门,清澈的泉水在地底回旋。恍若有鸾鸟与仙鹤驾着云彩而来,时常伴随着清风。

注释:

  • 洞府: 指洞穴或山中的宫殿。
  • 青霞: 青色的云霞,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
  • 云屏: 云雾形成的屏障,象征神秘和超凡。
  • 金支: 金色的柱子,代表着富丽堂皇的景象。
  • 幻影: 幻觉或虚幻的景象。
  • 玉女: 传说中的仙女,象征美丽和纯洁。
  • 香台: 用来盛放香料的台子,形容芬芳的环境。
  • 白日: 明亮的白天。
  • 天门: 指天空之门,象征通向仙界。
  • 玄泉: 深邃的泉水,象征神秘和清澈。
  • 鸾鹤: 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祥瑞。
  • 朗风: 清爽的风,象征舒适和愉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仕是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主要作品以诗歌为主。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笔,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吴仕游览张公洞时,洞中景色优美,令人陶醉。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超凡世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游张公洞》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与超凡境界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张公洞的神秘与美丽。开头的“洞府青霞上,云屏仙掌开”,构建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青霞与云屏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金支非幻影,玉女此香台”中,诗人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暗示了与神仙世界的连接。诗中的“白日天门皎,玄泉地底洄”则通过光与水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洞中环境的清幽和灵动。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对人间仙境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的“恍然鸾鹤驾,时与朗风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仿佛身临其境,享受着与自然相融的惬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府青霞上: 描述洞穴在青色霞光中的景象,暗示洞府的神秘。
  • 云屏仙掌开: 形容云雾如同仙人的手掌,展现出一种优雅的姿态。
  • 金支非幻影: 强调金色支柱并非虚幻,暗示真实的美景。
  • 玉女此香台: 玉女在香台上,象征着美丽与芬芳的结合。
  • 白日天门皎: 白天的光辉照耀着天门,象征光明与希望。
  • 玄泉地底洄: 地底的泉水回旋,暗示深邃与奇异。
  • 恍然鸾鹤驾: 感觉到鸾鸟与仙鹤驾临,渲染出一种神秘的气氛。
  • 时与朗风来: 清风时而吹来,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修辞手法:

  • 比喻: “云屏仙掌开”将云层比喻为仙人的手掌,形象生动。
  • 对仗: 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通过“鸾鹤驾”表现了自然的生动与灵性。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体现出一种隐逸与追求自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霞: 代表着美丽与神秘的自然景色。
  • 云屏: 体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神秘感。
  • 金支: 象征着富丽堂皇的景象。
  • 玉女: 代表纯洁与美好。
  • 玄泉: 深邃而清澈,象征着智慧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支”象征什么?

    • A. 幻影
    • B. 富丽
    • C. 纯洁
  2. “白日天门皎”中的“天门”指的是什么?

    • A. 地下泉水
    • B. 仙界的入口
    • C. 自然景观
  3. 诗中的“恍然鸾鹤驾”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享受自然
    • C. 哀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李白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展现了对自然的追求与向往。吴仕的《游张公洞》则更侧重于描绘洞府的神秘与仙境之感,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吴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