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紫芝别我天台去,翁十深山自结茅。
但见春愁随日长,不知庭叶蔽禽巢。
白话文翻译
紫芝已经离开我前往天台山,而那位老翁在深山中独自建茅屋。只看到春天的愁苦随着日子渐渐加长,不知道庭院的树叶遮蔽了鸟儿的巢。
注释
字词注释:
- 紫芝:指赵紫芝,诗中提到的人物。
- 天台: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 翁:老者。
- 深山:深远的山林,隐喻隐居的生活。
- 结茅:搭建草屋。
- 春愁:春天带来的忧愁。
- 庭叶:庭院中的树叶。
- 蔽:遮蔽,遮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紫芝”指的是赵紫芝,可能是诗人的友人或老师,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惋惜。天台及深山则暗示了隐逸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此对友人的离去感到孤独与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工诗词,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与赵紫芝分别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怀赵紫芝翁灵舒》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的诗作。全诗通过对紫芝离去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在深山中孤独的心情。首句“紫芝别我天台去”,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失落与惆怅。接下来的“翁十深山自结茅”则描绘了老翁在深山中隐居的情景,与紫芝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但见春愁随日长”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愁苦,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却因离别而变得忧伤。最后一句“不知庭叶蔽禽巢”则用自然景象来映衬诗人的心境,庭院中的树叶遮住了鸟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使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芝别我天台去”:紫芝离开我去往了天台山,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
- “翁十深山自结茅”:老翁在深山中独自搭建了草屋,体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
- “但见春愁随日长”:只看到春天的愁苦随着日子的延长而加重,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心情的变化。
- “不知庭叶蔽禽巢”:不知道庭院中的树叶遮住了鸟儿的巢,暗示了对周遭事物的无知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愁比作随日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情感。
- 对仗:“紫芝别我”和“翁十深山”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通过“庭叶蔽禽巢”暗示自然对人情感的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和春天的愁苦,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孤独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芝:象征友谊与思念。
- 深山:象征隐逸与孤独。
- 春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忧伤。
- 庭叶:象征遮蔽与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紫芝”指的是谁?
A. 诗人的老师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父亲
D. 诗人的兄弟 -
诗中隐喻“春愁”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春天的忧伤
C. 春天的希望
D. 春天的温暖 -
诗中“翁十深山自结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对旅行的渴望
D. 对友人的依恋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渭川田家》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对比徐照的《怀赵紫芝翁灵舒》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首诗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徐照的诗更强调对友人的思念,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两者都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隐士生活的追求,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徐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