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时间: 2025-01-11 04:49: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体无拘碍,那堪得水清。
暂从掬处动,还在水中明。
长物瓢安用,寒光握不盈。
注眸蟾彩乱,入掌蚌珠生。
顾兔攀难住,骑鲸捉太轻。
犹胜倒持版,去作晋公卿。
白话文翻译:
月光洒在水面上,没有任何遮碍,水面清澈得让人心生怜惜。
我暂时从水中捧起一捧水,水中景物依然清晰可见。
长柄的瓢用来盛水,但寒光照在上面却难以满盈。
凝视着水中的蟾蜍,色彩斑斓而混乱,手掌中却生出了蚌珠。
回头看那只兔子,它爬得难以停住,而骑在鲸鱼上却显得轻松自如。
这比倒持着版子去做晋国的公卿要强得多。
注释:
- 月体:指月亮的形体,象征月光。
- 掬:用手捧起。
- 长物瓢:指长柄的瓢,用于盛水。
- 蟾:蟾蜍,古时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
- 蚌珠:蚌壳中所生的珍珠。
- 顾兔:回头看兔子。
- 骑鲸:比喻轻松自在的状态。
- 倒持版:指持着木版的方式,暗示做事的笨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景文,号逢原,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沉稳,擅长表达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刘克庄隐居于竹溪的时期,反映了他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清明,表达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尤其在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渴望逃避现实的烦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月光、水面以及自然生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与哲理思考。开篇便以“月体无拘碍”引出一幅开阔的画面,月光照耀下的清水,仿佛将世俗的烦恼隔绝开来,给人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接着,诗人用“暂从掬处动,还在水中明”展现了水的清澈与透明,描绘了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自然状态。
诗中提到的“注眸蟾彩乱,入掌蚌珠生”,则表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与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蟾蜍的色彩与蚌珠的生成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妙,诗人在这其中感受到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愉悦。
后半部分“顾兔攀难住,骑鲸捉太轻”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传统仕途的讽刺。最后一句“犹胜倒持版,去作晋公卿”,则是对功名利禄的否定,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体无拘碍,那堪得水清:月亮的光辉照耀在水面上,没有任何遮挡,水面清澈透亮,令人心生向往。
- 暂从掬处动,还在水中明:即使我用手捧起水,水中的景象依旧清晰可见。
- 长物瓢安用,寒光握不盈:即使用长柄瓢盛水,寒光反射的水面却难以满盈。
- 注眸蟾彩乱,入掌蚌珠生:看着水中的蟾蜍,色彩斑斓而混乱,而我的手中却捧着蚌珠,象征自然的馈赠。
- 顾兔攀难住,骑鲸捉太轻:回头看那只兔子,它攀爬得难以停住,而骑在鲸鱼上却显得轻松自如。
- 犹胜倒持版,去作晋公卿:这比我倒持木版去做晋国的公卿要强得多,强调了对名利的轻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骑鲸捉太轻”,比喻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 对仗:如“注眸蟾彩乱,入掌蚌珠生”,上下句相互呼应。
- 意象:月光、水面、蟾蜍和蚌珠等意象的运用,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宁静与自由。
- 水:象征清澈与真实。
- 蟾蜍:代表自然的多样性与生命的活力。
- 蚌珠:象征自然的馈赠与内心的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蟾蜍”象征着什么?
- A. 名利
- B. 自然的多样性
- C. 社会的繁华
-
“骑鲸捉太轻”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A. 繁重
- B. 自在轻松
- C. 追求名利
-
诗人对仕途的态度是:
- A. 追求
- B. 讽刺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尘世的超脱。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致,表达宁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诗歌更多强调个人豪放与情感,而刘克庄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