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住宁国光孝寺并题雪矶三绝》

时间: 2025-01-11 04:56:40

昔把钓竿垂,今拈拂子挥。

矶边沤鸟问,师出几时归。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长老住宁国光孝寺并题雪矶三绝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昔把钓竿垂,今拈拂子挥。
矶边沤鸟问,师出几时归。


白话文翻译:

曾经我在这里垂钓,现在却在这里挥动拂子(打坐的工具)。
在矶边,水鸟问我,师父您何时再回归?


注释:

  • :从前,过去。
  • 拈拂子:拈是指用手指捏起;拂子是指僧人用来打坐时清理心境的工具。
  • 矶边:指岸边,常用来形容水边的岩石。
  • 沤鸟:一种水鸟,可能是指鸥类。
  • 师出:出自,指师父的归来。

典故解析:

  • 钓竿:象征着悠闲的生活和修身养性。
  • 拂子:象征着佛教对心灵的修行与清净。
  • 诗中提到的矶边水鸟,暗示了与自然的和谐与对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元景,号诗隐,晚号云溪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见长,常常融入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克庄住在宁国光孝寺时,表达他对过往悠闲钓鱼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修行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四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昔把钓竿垂,今拈拂子挥"的对比,鲜明地表现出作者从悠闲的钓鱼生活转变为佛教修行的心境。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是外在环境的转变,也是内心追求的改变。接下来的“矶边沤鸟问,师出几时归”则引入了自然界的对话,水鸟在询问,仿佛在牵挂着诗人的归期。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生活。

诗中展现出的自然意象与内心的哲思交融,使整首诗不仅有着悠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观。通过对比与对话,诗人将过去与现在的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统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昔把钓竿垂:表达了诗人曾经的悠闲与乐趣。
    • 今拈拂子挥:暗示了诗人现在的修行,心境的变化。
    • 矶边沤鸟问:水鸟在旁边,象征自然界的关心。
    • 师出几时归:体现了对师父归来的期待和思念。
  • 修辞手法

    • 对比:昔日与今朝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水鸟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增强了诗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认同,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流转的哲思。


意象分析:

  • 钓竿:象征悠闲自在的生活。
  • 拂子:象征佛教修行与内心的清净。
  • 矶边:自然的栖息之地,增添了诗的意境。
  • 水鸟:象征自然界的生灵与孤独的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昔把钓竿垂”表达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焦虑

  2. “今拈拂子挥”中的“拂子”象征什么? a) 鱼钩
    b) 佛教修行的工具
    c) 钓鱼用具

  3. 水鸟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增加幽默感
    b) 作为自然的陪伴者
    c) 充当主角

答案

  1. b) 悠闲
  2. b) 佛教修行的工具
  3. b) 作为自然的陪伴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亲人的思念,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刘克庄的作品更倾向于自然与内心的对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