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2-04 15:36: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合尊前唱竹枝。天涯赢得梦来迟。
鹍弦唤起三更月,一缕花风罥断丝。
多少事,只心知。又拈红豆记相思。
而今牢落青衫泪,谁似浔阳夜泊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尊前不再唱《竹枝词》了,远在天涯却赢得了梦的到来却太迟。鹍鸟的琴弦唤醒了三更时分的月亮,一缕花香的微风把细丝都纠缠在了一起。多少事情,只有我心里明白。又提起红豆来记住那份相思。而如今,青衫上落下的泪水,谁能像浔阳的夜泊时那样呢?
注释:
- 不合:不适合,不相宜。
- 尊前:指高位或宴席前。
- 竹枝:一种古老的民谣或歌曲。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 鹍弦:鹍鸟的琴弦,象征音乐。
- 三更月:夜深时分的月亮。
- 罥断丝:缠绕断裂的丝线,形容牵挂。
- 红豆:常用来象征思念与相思。
- 牢落:形容密闭的或痛苦的状态。
- 青衫泪:指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
典故解析:
- 浔阳夜泊: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指的是一个诗人夜晚在浔阳的情景,常用来表达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绳孙(1680-1752),字梦云,号斋心,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严绳孙生活在清代中期,经历了社会的巨变,作品常表现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鹧鸪天》写于作者心境沉重之时,表达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结。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悲伤。开篇便以“不合尊前唱竹枝”引入,表现出一种对往事的无奈与怅惘,似乎在说曾经的欢歌笑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远方的思念与孤独感。
“天涯赢得梦来迟”则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心中对远方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失落,梦虽美好,却因距离而显得遥不可及。而“鹍弦唤起三更月,一缕花风罥断丝”则通过意象的交织,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情感的牵挂,花风与月亮的结合,增添了诗的浪漫情怀。
接下来的“多少事,只心知”突显了内心的隐秘与无奈,许多情感与故事只能默默承受,而“又拈红豆记相思”则是经典的相思意象,红豆因其象征思念而广为人知,诗人在此时提及,无疑是对爱情深沉的思念与追忆。
最后两句“而今牢落青衫泪,谁似浔阳夜泊时”更是将情感推向高峰,青衫泪象征着无尽的相思与哀愁,浔阳夜泊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孤独的旅人,情感的交织与现实的残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合尊前唱竹枝:不再适合在宴席上唱《竹枝词》,暗示人际关系的疏远。
- 天涯赢得梦来迟:虽然在天涯仍然有梦,但梦来得太迟,表现出对时间的无奈。
- 鹍弦唤起三更月:鹍鸟的琴声唤醒了夜深的月亮,暗示孤独的夜晚与思念。
- 一缕花风罥断丝:微风中夹杂着花香,意象缠绕,寓意着情感的纠结。
- 多少事,只心知:许多事情只有心中明了,体现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 又拈红豆记相思:提起红豆,象征思念,表露出对爱情的追忆。
- 而今牢落青衫泪:如今青衫上落下眼泪,表现出相思的苦涩。
- 谁似浔阳夜泊时:谁能像在浔阳夜泊时那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鹍弦比喻音乐和心情的共鸣,花风则象征思念的轻柔。
- 对仗:如“多少事,只心知”,表现了内心的矛盾。
- 意象:结合自然景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相思、孤独与对往事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意象分析:
- 天涯:象征遥远与隔阂,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鹍弦: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共鸣,表现内心的孤独。
- 红豆:象征思念,寓意深厚的爱情。
- 青衫泪:象征痛苦和无尽的相思,传达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不合尊前唱竹枝”中的“尊”指的是: A. 酒杯
B. 高位或宴席
C. 音乐 -
诗中提到的“红豆”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思念
C. 快乐 -
“而今牢落青衫泪”中的“牢落”意味着: A. 自由
B. 受困、沉重
C. 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与严绳孙的《鹧鸪天》均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但李白的作品更多的是对历史的追溯,而严绳孙则是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